郑梦熊:从江山走出来的中国新闻界杰出人士(3)

郑梦熊:从江山走出来的中国新闻界杰出人士(3)

                            江  山

                                                                         浙江日报新大楼

         朋友们好,昨天我向大家讲述了郑梦熊老前辈从一个驻村干部进入《浙江青年报》、《浙江日报》工作的故事。今天,我再向大家讲述他从《浙江日报》农村组组长到成为报社副总编、总编的故事,内容非常精彩。



 在浙江日报获得一个“老农民”的外号



                                                                                           在浙江日报当记者时的郑梦熊



      在郑梦熊搞农村报道的那些年月里,他经常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去采访。当时农村的条件很差,交通不便,山区不通汽车,郑梦熊经常自带铺盖下农村,一天要跑几十里路。那时绝大多数公社、大队连简陋的招待所也没有,有些农民还住草棚里。郑梦熊下乡采访,基本上都住在大队部、民兵室、大队干部或农民的家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在劳动中进行采访。这样做很苦,但为了当一个好记者,他还经常“自讨苦吃”。有一年大年三十,郑梦熊在绍兴县农村采访冬修水利。一到水利工地上,他看到社员们都在紧张地挑泥垒坝,便提出先与大家一起劳动,在劳动休息时再采访。村干部说:“今天是大年三十,你不要劳动了,早点采访好回家过年吧。”郑梦熊执意不肯,便上前抢夺村干部手里的挑泥扁担。不巧,扁担一端的铁钩一晃扎进他的眼睛,顿时眼睛鲜血直流,又肿又痛。村干部急忙把他送到卫生院,医生检查后说:“好险啦,只要再扎进一点,眼睛就扎瞎了。”郑梦熊包扎好眼睛回到杭州天色已黑,别人家早已吃过年夜饭了,妻子和孩子正在家里等他,烧好的年夜饭已凉了。妻子看着眼睛包着白纱布的丈夫心疼地说:“都大年三十了,别人的丈夫都忙着办年货、帮助烧年夜饭,只有你这个大记者一天不见影子,除夕之夜还‘挂彩’回家。”他当时心里很内疚,但并不后悔。他认为记者只有深入现场,不怕苦和累,真正与被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才能获得真实丰富的材料,才能听到人民群众生动的语言,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报道。

                           《必要的一课》 

20世纪60代,《浙江日报》有两项报道闻名全国:一项是开设《必要的一课》专栏,进行新旧社会回忆对比教育,发人深省;另一项是毛主席倡导的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保持优良传统的报道。当时,郑梦熊是组织和分管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报道的负责人,先后编发了200多篇不同角度的报道。其中,他本人就深入农村采访写了10多篇干部参加劳动的重点报道,并配发了12篇言论。由于他采访作风深入,报道内容扎实,语言生动有趣,观点针对性强,受到了报社内外的好评。在浙江日报社,郑梦熊长期搞农村报道,由于他时刻不忘农村和农民,经常挤时间下农村采访,交了很多农民朋友,他写的报道中有许多是原汁原味的农民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因此,报社的同事送他一个“老农民”的外号。郑梦熊并不嫌弃这个外号土气,反而很喜欢同事叫他“老农民”。因为老农民给人的形象是不畏艰辛、勤劳朴实、乐于奉献,犹如埋头耕耘的老黄牛一样,这正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品格。

树欲静而风不止。上世纪70年代初,“四人帮”为了加快篡党夺权步伐,开展了所谓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把邓小平等一批老同志又打了下去。郑梦熊作为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期重用的干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76年8月,郑梦熊再度被迫放下手中的笔,离开了心爱的新闻工作岗位,作为《浙江日报》下乡知青(报社职工子女)的带队干部,下放到本省临安县的石门公社劳动。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郑梦熊坚决不屈服,他甚至和同时下乡插队落户的女儿一道,做好了当一辈子农民的思想准备。

天无绝人之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两个月后,郑梦熊终于再度获得解放,重新回到浙江日报社。他先担任了报社揭批查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清查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及其帮派分子的罪行,肃清其流毒。对那些犯了错误的采编人员,郑梦熊始终坚持执行党的政策,关心、帮助和教育他们,只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都给出路。包括那些迫害过自己的人,郑梦熊都不搞打击报复,经过教育提高认识后,照样让他们重新工作,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坦荡胸怀。不久,他就被提拔为《浙江日报》编辑部办公室主任。

                                                                                               担任浙江日报总编辑的郑梦熊       


1979年4月,郑梦熊担任了浙江日报社编委,不久,又被提拔为《浙江日报》副总编辑,进入了报社的领导层。开始报社编委会叫他分管《浙江日报》二版版面,由于办报有方,随后报社编委会又叫他管一版、三版版面,负责审稿、组版等工作。为了扭转“四人帮”横行时期形成的报纸“假、大、空”的报道和造声势的大块文章充斥版面、报纸面目可憎、读者意见很大的状况,报社编委会对报纸版面大胆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初步的经验。1980年,他随《浙江日报》总编吴尧民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8家大报第一次协作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报纸改革的经验,受到了兄弟报社领导的关注。会后,《浙江日报》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报社编委会叫郑梦熊负责《浙江日报》一、二版改革方案的制订实施,在“加重、搞活”两方面和“短、新、快、活、真”5个字上狠下功夫,冲破了一些“文革”时期形成的条条框框,使报纸面貌焕然一新。

               郑梦熊向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铁瑛汇报工作


1982年,郑梦熊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改革的思路更加宽阔了。会后,他根据中宣部的精神,起草了《浙江日报社关于党的十二大精神的宣传报道意见》,并撰写了《学习好才能贯彻好》的社论,为报纸改革做出了样子。同年年底,报社编委会进一步发动采编人员讨论报纸改革,郑梦熊提出了“主攻新闻、加强言论、办好专刊、活跃版面、服务读者”的改革意见,得到报社编委会和广大采编人员的赞同,并由他起草了《浙江日报社关于报纸改革的方案》。在1980年至1982年这3年间,郑梦熊在搞好报纸版面改革的同时,还挤时间带头撰写了《劲往哪里使》、《两个厂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革掉“排排坐”》、《该管的要大胆管》等50多篇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小言论。还写了《学习经济理论,搞好经济宣传》、《经济宣传要抓住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实现新闻队伍年轻化》等一些新闻业务论文,为他走上报社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奠定了扎实基础。

        郑梦熊向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薛驹汇报工作


1983年8月,在新闻园地里奋力耕耘了25年的“老农民”郑梦熊,终于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他被浙江省委任命为浙江日报社总编辑;这一年9月,他又被授予高级记者职称。随后,他当选浙江省委委员、省人大代表,兼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面对事业的成功,他并没有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而是把这个作为上级对自己的激励,又迈向了新的征程。上任后,他花大力气办好报纸,搞好新闻改革,把好报纸舆论导向,并开展新闻业务研究,积极培养新闻人才。1985年,他为了扩大《浙江日报》的社会影响,更好地出人才、出作品,他组织了《浙江日报》“边疆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派出袁亚平等4名记者组成采访小组,驾驶一辆由北京吉普公司赞助的吉普车,花了一年多时间,穿越了祖国的东海之滨、青藏高原、西部沙漠、东北林地,排除了种种艰难险阻,沿着祖国的边境线,行了万里长路,采写了一大批别有边疆风情的好稿子,拍摄了大量精彩异常的新闻、艺术照片,让读者大饱眼福。《浙江日报》也在全国打响了牌子,这次大型采访活动被人们誉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壮举”,还被评为“1986年中国新闻界十大新闻”之一。此外,报社还专门设立“总编辑嘉奖令”和“总编奖励基金”,奖励那些在新闻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大力培养名编辑、名记者。

                郑梦熊与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中)在全国党代会上合影


在繁忙的工作之中,郑梦熊仍坚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挤时间到基层调研采访。1986年初,浙江省许多地方经济改革深入不下去了,他和浙江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在兰溪市调研时,发现该市在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回到报社后,郑梦熊就派出数位资深记者到兰溪采写介绍该市改革经验的专题报道,自己动手撰写了一篇《贵在坚持改革》的评论员文章,并向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的薛驹同志作了汇报。不久,浙江省委就发出了全省学习推广兰溪改革经验的号召,进一步推动了全省的经济改革。1986年6月,天台县宁协乡的干部粗暴干预乡办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并撕毁经济合同。这是一起严重违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事件,郑梦熊除了将这篇批评报道安排在《浙江日报》重要版面刊登外,还亲自写就《请乡干部三思》的评论,使这一错误得到及时纠正,有力地维护了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办报中,郑梦熊始终把读者看成是报纸的主人,坚持开门办报,做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报纸专门开辟了《读者之声》专栏,每年刊登和转呈读者来信3万多封。他还倡议建立《报社编委接待日制度》,每月逢十那天,由他和报社副总编、编委轮流接待来访读者,倾听读者意见,帮助读者解忧排难,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钱江晚报》试刊号

怎样使《浙江日报》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这是郑梦熊经常思考的问题。1986年,郑梦熊想创办一张晚报,因为当时文化发达的浙江省还没有一张晚报,而广大读者也迫切需要一张晚报。但是,创办晚报谈何容易,一要钱,二要人,三要房子和设备。他和报社编委们商量后,决心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并向浙江省委打了要求创办晚报的报告。在浙江省委常委会议上,列席会议的郑梦熊反复强调办晚报的必要性,并提出不要上级拨一分钱,不要增加一个编制,不要增添房子和设备,一切由报社自力更生解决。省委领导被感动了,一致赞同浙报创办晚报。郑梦熊心情十分激动,回到报社立即动手筹办《钱江晚报》,千方百计从《浙江日报》内部挖潜力,为办《钱江晚报》挤出资金,挤出采编人员、挤出几间办公室和办报设备,便开始了报纸的采编工作。1987年元旦,浙江省第一张晚报——《钱江晚报》诞生了。由于《钱江晚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且增加了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文风活泼,跟当时党报的严肃风格刚好是一个补充。《钱江晚报》创办不到一年,发行量就上了十多万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大众美术报》创刊号

浙江是中国美术的重镇,办有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形成了两院并列大江南北美术最高学府的格局。因此,浙江需要创办一份美术类报纸,以满足广大美术爱好者和美院学生的阅读。这件事引起了郑梦熊的重视,不久他就整合《浙江日报》美术组的力量,创办了一张美术类报纸——《大众美术报》(现在这份报纸改名为《美术报》仍在办,而且在中国美术界有了较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份报纸的创办,使当时的浙江日报社形成了拥有《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经济生活报》、《大众美术报》和《共产党员》、《新闻实践》杂志的“四报两刊”新体系,发行量不断上升。1988年初,《浙江日报》发行量上升到57万多份,是全国省报中连续5年发行量没有下降、年年上升的唯一省级党报。

1988年,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定郑梦熊为高级编辑,杭州大学(现为浙大西溪校区)聘请他为新闻系兼职教授。他在做好浙江日报社管理工作的同时,有时还要为学子们上新闻理论课程。

                                 

人民日报原社长、总编,现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中将为《浙江日报》题词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总编辑:徐忠友

 


                            地名文化频道主办


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  

                  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




阅读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