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报 |《浙江工人日报》2020年5月26号精彩内容


新鲜的消息,悦动的声音


本期播报:柚子


内容摘要


1.“出发”!昨天上午8时30分许,随着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才方一声令下,首批省总机关27名干部从机关大楼出发,赴杭州余杭区开展“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干部下基层活动。据悉,该活动将持续到8月底,每期组织20~30人,共计60名省总机关干部下企业当工人。其中首批27名干部分赴浙江同泰制衣有限公司、浙江健拓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他们将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三下三上”,搭建工会与一线的沟通桥梁,培养工会干部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交一批工人朋友,解一批基层难题。


2. “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都把就业放在首位。”第8次赴京履职的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精心准备了20余件议案和建议,其中一份建议呼吁激发生产制造业企业的活力,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张天任在调研时发现,企业的技改热情很高,中央和地方政府也给予了积极的政策、财政支持,但受多种因素限制,企业在技改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张天任建议:一是企业技改资金投向要更加精准化。二是财税扶持政策要更加普惠化。三是技改顶层设计要更加制度化。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政策红利。两会期间,张天任还提交了《关于加快打造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议》。


3. 虽然未到毕业时间,但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特级教师杨金龙所在的汽车整形涂装系里,不少学生已被企业“预订”,提前走上了工作岗位。连线到正在北京开会的杨金龙,他说,“企业对我们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往年的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人数和岗位需求数比例经常达到1∶10。就全国来看,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7%以上。”但是,与火热的就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招生上,技工院校却经常遭遇 “寒冬”。 杨金龙建议,可以在行业内先行先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 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能够尽快明确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办法,共同完善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推动技工院校和中、高职院校按照培养层次,实现“统一招生政策、统一招生宣传、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招生代码、统一招生平台”,营造出公平公正、多元包容的教育、就业环境。


4. 一边是拿不到工资的员工,一边是资金紧张的企业,疫情面前谁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日前,嘉善、海盐的法院都遇到了因此而打官司的双方。最后,双方是如何解决的?基于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4月,嘉善某纺织公司成功转型,目前正在进行口罩原材料生产,经营状况蒸蒸日上,各项工作也慢慢步上正轨。可是,公司没有想到,原来纺织公司的27名员工突然跑到嘉善法院起诉,要求公司支付工人工资,涉案金额达到了70多万元。对于刚刚恢复生产、稍有点起色的公司来说,27名员工的起诉无异于当头棒喝。如何做到保护合法权益与支持复工复产两全其美?这对法院来说也是一次有关平衡的考验。经过努力,最终,27名工人和公司握手言和,双方达成了分期支付结欠工资的调解协议,并且进行了总计金额76万余元的司法确认,让工人既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钱,又缓解了企业的欠薪压力,助推企业进一步复工复产。

无独有偶,近日,海盐法院也成功化解了一起涉疫情劳动合同纠纷,用工方与两名员工达成调解协议,分别支付给两名员工薪酬及经济补偿金6500元和3500元。这两名员工分别是小刘和小崔,他们本在海盐某理发店工作,疫情发生后,理发店自今年1月底就停止营业,直至3月初才恢复。让小刘和小崔生气的是,老板只发了他们1月份的部分工资,多次催老板发工资,老板也是一拖再拖。今年4月,两人向海盐法院起诉,要求理发店支付薪酬、经济补偿金和补缴社保金,同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官当即组织了双方进行调解,在向双方当事人讲清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劳动关系问题政策的同时,希望双方能够相互体谅。最终,小刘、小崔和理发店达成了调解协议。


精彩导览


1.拉近距离 增进感情 锤炼本领 省总工会启动“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干部下基层活动

2.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3.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呼吁: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视同“学历证书”

4.员工不“忧酬” 公司别“烦薪” 学会换位思考,嘉兴两起涉疫情劳动合同纠纷圆满解决



联合出品:《浙江工人日报》、华语之声

阅读 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