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播放量:19802

2023-07-06

吴芸老师荐好书——第七期

《吴芸老师荐好书第七期》

文:吴芸

音:彦冰

吴芸老师荐好书第七期


“华语之声”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本周中小学生进入暑假模式了。首先祝福老师和同学们暑假愉快!

节目开始前,我们先分享读者朋友对上期节目的留言。来自北京书香之家的张女士写来了长长的读后感,她说:“聆听了六期‘吴芸老师荐好书’节目,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多才多艺的作家和画家,真是三生有幸。上期褚福海老师写的西塘令我神往。多年前,我在电视中见了西塘美景,就像吴芸老师说的是一幅水墨画。褚老师写儿时夏季弄堂里大家交换美食的情景让我想起儿时过年邻居们互相分享拿手菜的往事,那时的市井生活很幸福。画家孙黎明老师介绍古典油画大师技法的书,通过吴芸老师的介绍,让我颇感兴趣。虽然我接触油画时间不长,但古典油画写实派作品中人物和景物细致入微、严谨的画风让人过目不忘,那本书值得一读。”谢谢张女士对每一期节目的认真聆听与阅读。

本期推荐的是两位名家,他们的作品经常被当作学生们阅读题范文。

首先介绍苏沧桑老师。苏老师第一故乡是浙江玉环,第二故乡是杭州。她是一位说话声音柔和、知性温婉的江南美女。她的作品被誉为“散文中的天籁之音”。

苏老师的作品大气、美好、充满人文气息,那是因为她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她还喜欢四处行走和深入采访对象生活。今年,她去了西藏、去了埃及等地。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说:“心很贵,一定要装最美好的东西。”

一个时时把美好装于内心的人,她的文字是怎样的?本期重点推荐苏老师的新书《那水那巷那情》,特别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全书共分四辑,分别是:“那水那巷那情”,“水知道,树知道”,“人世间有一束光”和“一个人的慢慢行旅”。

我们首先欣赏与书同名的作品《那水那巷那情》:“晨雾中,河水闪耀着温柔的波光,浮萍点点,仿佛一群恬静的少女,正掀开层层薄雾浓纱在无声地歌唱。然后,便有小船的‘咿呀’声,或是船上马达的‘突突’声,伴随着早起谋生的船夫船娘们长长的吆喝,车溪水霎时热闹了起来。”“水乡人静静摇他们的船,静静养他们的蚕,静静过他们与世无争的日子,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与满足。莫非是这土这水巷赋予他们这宁静如一的禀性,永远不会老去?”

本书还收录了苏老师的经典代表作品《树知道》《水在滴》《淡竹》《酿泉》等最新散文40余篇。书本正文前有一些美图配了美文片段。我尤为喜欢这几句:“人生路上,人们不断相遇,又不断分离,甚至永远失散,但如同一江水里的水,气场相似,心灵相契的人们其实一直在一起,沿着一个方向奔向大海。”

接着我们分享《遇见树》里的一段哲思:“树,我想和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我只要一点阳光,一点泥土,静静站着,简单活着,可以吗?”

与作品《遇见树》同名的书也值得大家关注。苏老师说:“希望《遇见树》一书是黄昏里挂起的一盏灯。对于孤寂的心灵,它是让心灵暂时安放的一个蜗居。大家都知道现在各个行业,‘内卷’特别厉害。这种情形,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一句诗:‘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这句诗概括了我们现在无处不在的焦虑。我希望用自己的文字去构建一个小宇宙。如若某个角落有一些读者偶尔读到这本书,能够在这个小宇宙里把精神安顿一会儿,喘一口气,然后继续前行。那样的文字治愈,我想是我们需要的。”

苏老师颇受大家赞誉的另一本书《纸上》,“非遗”题材的散文集,据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印刷了七次。

在舟山苏老师作品分享会上,浙江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来其老师说:“《纸上》写桑蚕丝绸、传统造纸、草台戏班、茶农生活、养蜂人家、古法陈酿和西湖船娘,写得既细腻又宏大,既柔美又深邃,两者糅合在一起,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人物都是中国基层最朴实、最真诚的草根人物。他们所拥有的传统手艺、传统行当特别是非遗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情和内核,我们从中能看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精神。许多‘非遗’已成为或者即将成为‘消失的风景线’,通过文学书写去表现,其实就是赋以‘非遗’在当代活化的灵魂。这是《纸上》的深层次意义和价值。”

苏沧桑老师说:“《纸上》里的故事,她是沉浸式体验得来的。她跟着戏班去流浪,跟了近一个多月,吃住在庙里。她去新疆追寻温州养蜂人足迹,从新疆东部到伊犁河谷,然后是从碧流河到赛里木湖,宁波和温州的养蜂人一直到现在仍在那些地方养蜂。”《纸上》的部分内容曾被《人民文学》杂志全文刊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买来细细品读。

如若大家想要进一步了解苏老师,也可以关注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的公众号“老俞闲话”,有一期标题为“遇见岁月,留住文明”,记录的是老俞和苏沧桑老师直播间的对话录,颇有意味。

我们接着分享的是来自北方的美文作家朱成玉老师的新书《人生没有多余的疼》。朱老师是“性灵美文”代表作家,上百篇文章入选省市中考和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库。他擅长用溪水般清澈的语言,描绘蕴含哲理的故事。朱老师说:“写作不仅要有制造光亮的能力,还要有一颗接纳光亮的心。这是一种心灵的修炼。”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老师说:“朱成玉的散文,不满足于情感的抒发,而总是在诉说感动之后,努力寻求智性的结晶和蕴涵。读他的作品,我们不但能感受枝叶在手掌中的轻柔拂动,还能触摸坚硬而粗粝的树干。”

首先分享与书同名的作品《人生没有多余的疼》:“我喜欢养一些小动物,可是不得不面对的是它们过早的死亡,一次次让我心疼。一只只夭亡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让我一次次地进行悲伤的演练,让一颗心慢慢结出一些坚强的痂来。那不是冷漠,是为了保护一颗心而结的茧。有痛感的人生,是有盐、有钙的人生。人生没有多余的疼。赞叹珍珠的光芒时,别忘了,那是贝壳的眼泪,是用疼痛磨砺出来的璀璨。”

朱老师新书共分七个章节,分别是:“我的灵魂里住着风”“星星亮着,就无法停止想念”“在人间行走要念的经”“我打扫天空,你邀请太阳”“草木繁盛,人间喧嚣”“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和“落在纸上的星星”。每一个标题都充满想象。 

如若大家想欣赏朱老师的作品或购买他的签名书,可以关注公众号“近朱成玉”。朱老师特别推荐了他写的几本书,大家可以看文章中的图片。


在本期荐书即将结束时,我们一起聆听朱成玉老师《一颗心的天籁》的文字:“一个人的胸腔,仿佛一架手风琴,淡然是低音,宁静而美好,牵引着晨光里的露水和蜂鸣;豁达是中音,雄浑而空阔,铺陈着一路金灿灿的阳光;仁慈是高音,铿锵而有力,飞扬着善的翅膀,接通爱的闪电。人活着有许多不得已的时候,在俗世的染缸里,容不得你全身而退,那就告诉自己的心,尽量被浸染得轻一些吧。在俗世的河流里,我要做回我自己,在逐渐‘珠圆玉润’的路上,继续做一枚有棱有角的石块儿。那是最初的玉,也是最淳朴的玉,它们很不情愿,被市侩雕琢。”

本期荐书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欣赏。我们下期节目见!


苏沧桑简介

当代散文名家,被誉为“散文中的天籁之音”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四百余万字,曾出版多部散文集,获“冰心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琦君散文奖”“十月文学奖”等,多篇散文被应用于中考、高考试题。其文字既灵动幻美,又大气磅磷,意境深远,直入人心。


朱成玉简介:

《读者》《特别关注》等杂志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教育部语文课题组专家。上百篇文章入选多个省市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列入多地中小学课外阅读教材。



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曾获全国,省市各类征文奖几十个。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健康,音乐,摄影,文学,国学,英语等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创始人吴芸老师2016被评为“杭州市百姓学习之星”,其家庭2014年获得“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殊荣。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推荐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