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改视点 | 小小“班前会”注入“产改”大动力
@AI主播:小华
早上7时40分,精工钢构集团位于绍兴柯桥生产基地的重钢工厂车间一片宁静。但再过20分钟,它会如“雄狮”般苏醒,以其轰鸣的器械和四射的焊光,源源不断地为“鸟巢”等宏伟地标建筑生产原材料及组件。
钢结构数控切割班组的工人们此时已陆陆续续地来到生产车间。每天上工的前10分钟,是“班前会”时间——这是精工钢构集团从17年前就开始雷打不动的班组早会制度。班组长章春君是这一天的早会主持人,在对当日生产任务和安全责任分别进行安排和强调后,他用剩下的3分钟简要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接到任务后,我来不及准备就上了‘前线’。”章春君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去年年底绍兴暴发本土疫情的时候。精工钢构集团在收到柯桥区委区政府指令后,承担起对滨海隔离安置点进行改造、扩建的重要任务,并火速组织人力日夜兼程投入“战斗”。身为共产党员的章春君,便是其中之一。
任务紧急,章春君和家人匆匆告别后,便前往安置点开始工作:“等待我们的是‘一无所有’,没有水、没有电,没地方洗澡,睡觉也只能打地铺。”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章春君和同事们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仅用3天就让首批569间隔离房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圆满完成了任务。
像章春君这样“身边人”讲“身边事”的例子,在精工钢构集团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平凡的产业工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每个平凡的人身上都有其不平凡的闪光点。身边的人和事,距离他们的生活很近,不仅与他们的认知结构相适应,而且也更生动、更接地气,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离钢结构数控切割班组开“班前会”不远的地方,设有一幅名为“我们:最可爱的人”的巨幕影册。上面的一张张“笑脸”不是别人,正是在该工厂服务的一线产业工人们。“这位楚师傅,是浙江省建设行业技术能手,也是绍兴工匠,10年前就已经是生产标兵了,是厂里老师傅的代表。”精工钢构集团柯桥生产基地总经理金敏翔指着册中人物介绍,“这位小邹师傅,别看他是00后,现在已经是浙江省青年工匠了,是厂里新生代的代表。”这些“最可爱的人”同样也是“班前会”的主持人,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工友“人人皆可成才”。
日前,省“产改”协调小组在相关会议中提出了“深化产改助力共富四大举措”,其中第一条就是创新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教育”活动。作为现代企业最基层的作业单元,班组称得上是推动企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10分钟的“班前会”,看着很小,但用好了,也能激发大能量。
精工钢构集团创新开展的“班前会”承担着传达和教育的职能,不仅是对当天任务和资源的布置、分配,还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教育机制成为了一个促进良好沟通与激励的平台。与此同时,这个“班前会”还发挥着反馈和改善的效能。金敏翔告诉记者,在一次“班前会”上,有班组员工提出自己在焊接过程中遭遇体感温度过热、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技术部门当即成立了课题改善小组,在经过分析研究、制定对策、设备运行和推广升级一系列环节后,不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消耗,并在3年内为企业节约成本达148.4万元。
来源:浙工之家
编辑:刘文英
-
四季美食——冬季美食
-
“救”在上城“快一点,救在身边”为积极响应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全面贯彻、推进、发展红十字事业,为助力亚运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和华语之声联合出品的《“救”在上城》系列专题节目。未来,我们将在直播间和您一起聆听在红十字人道惠民工作当中的工作者、爱心企业、受助者、志愿者、捐献者,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道博爱奉献的感人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将红十字精神发扬光大。
-
杭州游一起来感受杭州
-
我们的告白
-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
医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