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顾山光接水光,杭州带水的地名,你知道几个?
四顾山光接水光,杭州带水的地名,你知道几个?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杭州的水,出现在古典诗词中,流淌在古往今来人们的心底。在这座江南水乡,水是杭州的名片,不过不一定要到了西湖,才能见到水——杭州的大街小巷,可是处处藏着水的影子。
消暑热
觅清凉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
杭州由“水”做成的地方~~


浣
纱
路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浣纱河河水清澈,能漂洗炼煮后的蚕丝,因此得名浣纱河。原来的浣沙河填平了就成了浣纱路。路过浣纱路,捣衣声已不在,然而每当明月相照之时,月光流动,恍若当年明净的浣纱河。



甘
泽
坊
巷
对保佑桥弄,有甘泽坊巷,一说宋时为柑子团,甘泽为柑子之讹。而据《说杭州》载:宋时,巷内有六井,井水清澈,称甘泽,巷名因此得来。甘美清甜的井水,哺育了巷子里祖祖辈辈勤劳善良的人!



潮
鸣
寺
巷
东起醋坊巷,西至建国北路。因巷内有潮鸣寺,故名。据传宋高宗南渡时,曾驻跸寺中,夜闻江涛声,以为金兵追至,大骇,已而问知乃钱江潮声,乃赐以“潮鸣寺”额。寺北有小桥曰回龙桥,桥畔有回龙庙。



池
塘
巷
东起林司后,西至长宁街。传唐褚遂良居此,原名褚堂巷,后讹为池塘巷。又一说,据《武林坊巷志》卷六“赛西湖”条,丁丙按:“赛西湖,即东桥南河下,东南出王米巷,西南出池塘巷,北即东桥河堧之池,曰赛西湖,即宋仁和仓池。或云吴庆忌磨剑池,又曰关王池。”,“赛西湖在贡院之南,即宋仁和仓池也。故湖之前,名池塘巷。”



游
泳
巷
游泳巷东起石板巷,西至建国北路。原名黄肉巷,又名黄熟巷。巷内曾有黄氏肉铺,又传说巷内开有香铺,专营黄熟(香料名),后讹传为黄肉巷。1963年巷内建儿童游泳池,遂更名为游泳巷。如今巷内墙头有很多喷绘画,对路人别有一番吸引力。很多路过的行人会在喷绘墙前停留数秒钟,驻足欣赏。



海
月
桥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海月桥。传说建桥时,附近有一小潭,秋月高照,像海中有月,故名海月桥。此桥为三孔石拱桥,拱顶石雕有龙形吸水兽。金刚墙用条石砌筑。桥面铺设石阶。桥两侧有栏板、望柱,两端用抱鼓石。望柱呈方形。桥顶两侧栏板的外侧均刻有“海月桥”桥名,北侧有“道光三年”题款 。


来源:杭州民政
-
诗词里的宋韵本书从诗词名篇、名句这一角度阐释宋韵,不仅对宋诗宋词进行美学再解释,而且对其中的生活美学内涵进行另一种发掘。宋代是一个文化世俗化、大众化的时代,与当代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我们对其甚至有零距离的亲切感。宋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很多仍为今人所推崇。宋人爱好的“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等,所追求的充实中庸而不匆忙、不过度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意趣,韵致空灵、韵味馥郁的生活况味和审美趣味,都成为今人丰富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学习门径或方便法门。宋韵很远,也很近。 -
《家长说》聊聊家庭教育那些事儿~ -
南北小年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
心灵花园《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