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报|新发现!上山文化遗址增至21处
新鲜的消息 悦动的声音
本期播报:彦冰
1.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家都没回,一门心思待在浦江。清明小长假后,他向外公布:浦江县浦南街道后陈村发现浦江县第二处上山文化遗址,至此,上山文化遗址群数量增至21处。
后陈村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距上山遗址7公里左右。蒋乐平娓娓道来:“这堆堆得很高的沙子下面,原来是浦阳江河道,沙层非常厚。当地村民老黄对文物保护非常热心、执著。他从沙堆里捡到夹炭陶片,里面有稻壳,非常典型。一目了然,一看就属于上山文化。”
“我有个判断,上山文化遗址的数量会远远超过现在的21处,起码翻倍,四五十处没有问题。”蒋乐平分析,很多遗址除了没被发现,就是被破坏了。钱塘江流域已经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是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充分说明了当时上山文化遗址分布的密集程度。
在蒋乐平看来,浙江新石器文化发达,正因为有上山文化的高度,才有钱塘江文明,才有良渚文明。后陈村发现的这处遗址,处在上山遗址群特殊的区位,受人关注。接下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对该遗址作更深入的调查、发掘工作。
2.在明媚的春光里,2022杭州西溪花朝节如约而至,将持续到5月8日。
花朝节期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绿堤15000平方米展示区域内,除经典主题花卉外,还引进多种新颖植物,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以“浙八味”为代表的中草药园,集中展示34种浙江本土常见中草药,让大家了解中草药的作用及历史……
另外,今年是杭州“亚运年”,日前,为积极推进“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长效管理工作,助力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同时营造全民迎亚运的氛围,西溪湿地以2022杭州西溪花朝节为契机,在园区水、陆、空多处,以差异性的载体、多样化的形式,布置多处“亚运”主题置景、装饰,让市民游客在西溪赏花踏青的同时,收获“与亚运同框”的体验感,为城市助力。
3.近日,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以“赏花花世界 游多彩花园”为主题的第七届江南牡丹花节拉开帷幕,成千上万的牡丹竞相绽放,与成片的油菜花、桃花、梨花等勾勒出一幅万紫千红的“醉美”花海画面,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为了让游客能尽情体验休闲乐趣、领略花卉之美、感受春天气息,在为期近两个月的第七届江南牡丹花节期间,游客们赏花赏景的同时,可以坐坐网红小火车、逛逛天空之伞长廊、体验飘雪秘境乐园,还能与冰墩墩、粉色恐龙等网红气膜亲密接触。
花园村是我省首个以村为单位创建成功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首批“中国十大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还成为中国村官培训基地和全国新农村建设A级学习考察点,被誉为“浙江第一村”“天下红木第一村”“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榜样”。
此外,花园村还是中国旅游特色村、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基地、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浙江省特色精品疗休养目的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已形成名村党建考察游、职工康养度假游、中小学生研学游、乡村休闲观光游、红木家具鉴赏游、现代工业示范游等六大主题特色。去年,花园村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00万人次。
精彩导览
1.新发现!上山文化遗址增至21处
2.打卡西溪湿地亚运置景将春天带回家
3.春到“花园”皆风景一起相约“天香湾”千亩花海
联合播报:《浙江工人日报》、华语之声
-
学雷锋纪念日。分享雷锋精神
-
江南山水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编
-
钱塘江故事——钱江探源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经流浙江约50%的省域面积,世世代代滋养着浙江人民繁衍生息。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聚集了一群有着强烈文化情怀的人,他们正在挖掘、整理、塑造、传播钱塘江文化,编撰“钱塘江故事”丛书是这群人的一种探索和努力。他们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钱塘江流域散落的故事,以与众不同的思考去感悟钱塘江的文化特质,以鲜活的文字去表达钱塘江的无穷魅力,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钱塘江文化的美好和历史的厚重。
-
心灵花园《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