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分享|一幅史诗般的悲情画卷 ——读王慕武自传《絮语流年》
一幅史诗般的悲情画卷
——读王慕武自传《絮语流年》
赵玉泓
王慕武的女儿小青,是我诗圈挚友,她与姐姐小莉都曾对母亲颇有微词。小青说,老妈对她的学生、同事、邻居、亲戚……都比待我们姐妹俩好。
她以身作则,引导她们读书;教她们学做各种生活琐事:做饭、缝衣织补、拾掇家务、搞卫生……严苛得几近于她在军政大学时那一套军事化训练。儿时的她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母亲对年幼女儿管教得几乎不近人情!
57岁那年王慕武退休,经过五年奋笔疾书,写就一部有史有料的家书——《絮语流年》。这本书,原本是写给爱女的独家秘史,为了让女儿了解她的一番苦心。小青捧起母亲长达27万字的家书,数次失声痛哭,她从字里行间读懂了母亲深藏于内心的苍天大爱。
“十年动乱”时期,王慕武的先生江洪——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因地主出身而被“造反派”迫害致死,王先生和年仅10岁、6岁的两个女儿遂成孤儿寡母。不久,王先生也因为她先生的政治问题受到牵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拉到县城游街批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早已置自己安危于度外,但唯恐自己哪天走出校门,便与娇弱的爱女天人永隔,这是她最放心不下的。她必须藏匿慈爱,逼迫她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自立,即使不测来临,自己也可欣然而去。这种大爱,幼小的女儿如何懂得?
王慕武从未想过自己随性而为的纪实笔记,在完稿二十多年后,由女儿打印成册,准备正式出版。说服母亲出版此书,也是大费周折。作为各项运动的亲历者,劫后余生的顾忌与担忧,自然是非亲历者无法感受的。经女儿、朋友们的多次劝说,王慕武终于打消顾虑,这部由十大章、74小节组成的《絮语流年》,终于在2018年得以付梓。
本书出版量极少,我有幸地成为读者之一。在这信息爆炸的年代,虚拟和纸质书籍令人目不暇接,但能触动内心、引起共鸣的作品为数不多,《絮语流年》记录了一个家族跨世纪的悲欢离合,作者没有囿于小我,絮而有序,笔下流淌着一股真诚、坚强、乐观的力量,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她出身于名门望族,阿太是清朝巡抚,爷爷是小学校长,父亲是金陵大学英文和古文教师兼震旦中学教师;母亲是大家闺秀,其娘家韩道房,是秦淮河畔有名的官宦世家,家里列鼎而食、书香传世,现在南京夫子庙的停车场,就是她家祖宅的部分所在。
她曾经居住韩道房,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99间半的东花园。抗日军兴,为了躲避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为了一家大小生命安危,他们无奈选择抛家舍业,逃亡苏北。“南京大屠杀”半年后返回破碎的金陵,家里已被洗劫一空,国破家亡,从此家道中落。
年幼的她,亲历日军飞机轰炸南京,耳闻南京大屠杀后金陵之惨状。“江里都是尸体,水都染红了,南京城里被杀死了几十万人,尸体没法处理,全城尸臭,好几个月以后烧的烧、埋的埋,就这么处理掉了”。尤其是她在孤儿院4年不同寻常的经历,填补了南京大屠杀后“汪伪政府”那段几乎无人记载的历史空白。战乱期间,家里数位亲人相继离世,她年轻的父亲和母亲也未能幸免,英年早逝。
新中国成立初期,她考上华东军政大学,攻读俄语专业,担任过师范与医士学校的共青团专职干部。能歌善舞的她,曾长期担任文艺活动指导,直至辗转到偏僻的乐清芙蓉中学任教。她的一双女儿,在本书题为“永远的康乃馨——写给母亲”的后记中写道:“即便是在那个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癫狂年代,母亲依然爱清洁,讲究着装;欣赏外国古典乐曲,拉小提琴、手风琴、吹箫、爱好书画;假期,母亲骑自行车带着我们姐妹俩外出郊游,自己拍照并冲洗;用半导体收音机听新闻、音乐,职业又是外语教师。在那个年代,她无疑被看成另类,且遭排斥。”
这段女儿们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国知识女性,尽管命运屡遭磨难,但对生活的热爱与生活品质的讲究,似乎是与生俱来、永远不会泯灭的。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絮语流年》描写了一位从平凡走向伟大的中国女性、一个什么都打不倒的刚强母亲和一颗勇于直面生活所有赐予的积极上进的心。王慕武跌宕起伏的一生,已足够打动读者;她勤勤恳恳、顽强机智、不屈服于命运的品德,给人以生活的智慧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母亲!
作者优美而充满哲理的文笔,也让我如痴如醉:“岁月会苍老了身体,但放弃理想只会皱褶了灵魂。尽管我今年已八十八岁了,但我始终走终身学习的道路,尽量不与时代脱节。”“不管年华如何老去,只要内心清雅,都不会染上沧桑的痕迹。时光曾经蹂躏着记忆,而那些旧事,曾让我窒息,又不能忘却。回首自己的一生,感谢生活给予我的一切,不管欢喜抑或悲伤,我都坦然接受。一切如烟花,转瞬即逝,只留下这些絮絮叨叨的文字,细说流年。”
《絮语流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档案,也是国家记忆的一个重要侧面。感谢王慕武先生——中国式的知识女性、小青伟大的母亲,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史诗般的悲情画卷。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前事不忘乃后事之师,勿忘国耻为开来继往。在此,请接受一位读者对伟大母亲的深深敬意,祝愿93岁高龄的老妈妈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
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我就在广场南面写诗作者:吕煊 读吕煊的诗,最初感受是天真和简单:天真,是天真里的 情趣,是天真背后的激情流露;简单,是简单里的复杂,是简单之 后的厚重。
-
0-2岁宝宝成长启蒙故事丨爸爸篇
-
亚运项目知多少小熊为你说亚运,每周更新,敬请期待哦~
-
《环球音乐转不停》专访F.I.R.飞儿乐团飞儿乐团携带你的青春记忆上路 做客华语之声《环球音乐转不停》 让我们跟随节目了解他们的音乐故事 一起解读新专辑《末日青春:补完计划》 暌违多年 他们,还在坚持音乐梦想 期待飞儿乐团在节目中 能够鼓励到更多的追梦的年轻人!
-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新春送福2019年华语之声新春祝福!
-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作者简介: 王小青,曾用名王青青,出生于教育世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语协会会员,致公党杭州下城基层委党员,任职于某民主党派宣传处。英语本科学历,曾任教英语、音乐。诗歌、散文、歌曲、诗评,分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星河》《人民网》《诗刊》《中国女诗人》《中国爱情诗刊》《慈怀诗会》《中国致公》《温州文学》《墨池》等报刊杂志与“喜马拉雅”“荔枝”“华语之声”“杭州之声”“晚安金华”等有声平台,并多次获省市级各类奖项。出版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
-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