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一个充满主旋律的美丽乡村(4)

谨以此文热烈祝贺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大陈:一个充满主旋律的美丽乡村(4)

江  山

 

 

 

唱响唱红唱美大陈的一位“村歌书记”与“两首村歌”


轻轻的在风中翻转,

香香的在碗中盘旋;

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

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

遥远的从徽州迁来,

落户在大陈的山间。

祖宗殷殷的叮咛和嘱托,

就像这浓浓的大陈面。

妈妈的慈爱游子的祝愿,

浓缩进芳香可口的大陈面。

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

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伴随着我们一年又一年;

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

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

这是大陈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的歌词,由于我以前曾在电视上、手机里看到或听到这首村歌的视频或音频,所以笔者在大陈采风,真的是看到地上的石头就感到都是一个个凝固的音符,听到耳边吹过的一丝丝的风,都是流动的旋律;而营造大陈这一浓浓音乐氛围的,正是一位“村歌书记”(也有人称他为“村歌大王”)与“两首村歌”。

说到村歌,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山歌,因为它们都属于民歌系列:如雷锋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刘三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曾红火了近半个世纪。而据我所知,这些年中国村歌最红火的地方,就是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中国最红火的村歌,就是《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中国最红火的村歌演唱者就是浙江省人民代表、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先生。

哪这“村歌书记”与两首村歌是怎么来的呢?

上世纪60年代初,汪衍君出生大陈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由于家庭贫困,让他在儿时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他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在破旧的农村长大、经历过生活的各种磨炼,他也渴望离开农村,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当时农村的孩子只有两条出路:一是考大学,二是去参军。1979年月入伍,他选择参军入伍。1983年5月在部队入党,退伍之后,他又在杭州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并准备在杭州购房安家。


   进入新世纪的杭州等发达地区的农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而躲在山坳坳中的大陈村与外面的世界没接轨,还是个垃圾随处可见、脏水横流、村集体经济负债68万元的“后进村”。 2001年,大陈村因一则负面新闻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自此成为一个“让人头疼的地方”。

身为从大陈村走出去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汪衍君既无比痛心,又十分着急:“是大陈的土地养育了我,我不能忘记大陈的祖宗、忘了大陈的根。”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2005年,汪衍君放弃掉在杭州的生意和安家的想法,毅然回到贫困的大陈参选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他在父老乡亲面前表示:“我的初心就是要借助‘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的东风,让破旧的大陈改头换面,成为全国最美村庄。”他的话音刚落,党员们热烈鼓起了响亮的掌声,结果4月28日他以高票当选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

 说说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一个破破烂烂的古村落,如何在开展“千万工程”中,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与村的关系,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汪衍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坚持规划先行。他邀请专业机构编制《大陈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建设规划》,对村庄基础设施和古民居、古祠堂、村落景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要推动村庄面貌改变,必须狠抓环境卫生。”汪衍君身体力行带头扫地,发动村两委干部跟着扫,组织党员接力扫,发动全体村民一起扫,一把扫帚扫出了新气象、扫出了村庄新面貌。在此基础上,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带领村党员干部打响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场场攻坚战,实施了“电线、网线、电视线路”等古村三线下埋、污水治理工程,开展房屋外立面整治,统一制作仿古店招牌,拆除违章建筑……

汪衍君平时爱好唱歌,是个蛮有音乐细胞的汉子。在江中上高中时,他读的是“文艺班”,与江山籍著名演员何晴是同校的上下届同学,平时就爱唱爱跳。到部队参军后,他也经常上台唱歌或表演节目。2007年的夏日,汪衍君走进了时任江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女作家何蔚萍的办公室。当时何蔚萍的电脑正放着一首动听的音乐,他便问何蔚萍:“这是一首什么歌?”何蔚萍告诉他:“这是我为香榧之乡诸暨作词的《青青的香榧林》乐曲。”

爱好文艺的汪衍君突发灵感,便对何蔚萍说:“我们村正打算搞‘麻糍文化节’,你这位才女为能不能为大陈村写一首村歌?来激发我们村民的爱村热情,对外打造大陈村的文化品牌?”

何蔚萍对汪衍君的突发奇想觉得有些意外,但从没想过写过村歌被他真诚所动便答应了。

几天后,一首题为《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的大陈村“处女歌”歌词就写好了。

“踩着青石的小径,穿过碧绿的荷塘,我们听到书声依然响起……”汪衍君连续吟诵几篇后便拍手叫好。接下来,他们请江山市婺剧团作曲家陈宏君作了曲。

随后汪衍君带着这首村歌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农民歌手大奖赛,一举摘取了大奖赛三等奖。

初战告捷,没想到一首更好的村歌又等待他们去创作了。那是2008年夏天的一个星期日,汪衍君与已调到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工作的何蔚萍,在江山一家专售大陈面的小店门口与巧遇。有了上一次成功合作,他们一见面又聊起了村歌。汪衍君又给何作家出了个新题目:“请为大陈面写首歌好吗?”何蔚笑问:“你是让我为大陈面写广告歌?”

不不不,这大陈面里有好故事:大陈村历史悠久,素有“尊儒重教、兴校办学”的礼乐家风,围绕千年“大陈面”,还发生过一个母慈子孝的感人故事,一碗飘香的鸡蛋面连着300年的汪氏宗祠,紧连着600多年的古村落。

   大陈村汪氏宗祠的祭祖仪式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必须先由主祭人将大碗荷包鸡蛋面供奉到祖先的牌位前。这是由几百年前大陈村始迁祖汪普贤传承至今的祖训。面条里卧着鸡蛋寓意“见面认子”,即子女是父母的脸面,告诫人们“百行孝为先”,要积德行善 ,一生不能做有辱于父母颜面的事情。

  相传汪普贤年少丧母,父亲续弦,他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便离开家乡去行医。他来到大陈村并在此地安家落户。“离家方知漂泊难,养子才晓父母恩”,离乡日久乡愁渐浓,特别是生儿育女的艰难让他警醒,自己应该回家尽尽孝道了。

   当汪普贤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却发现父亲已离世多年,只剩下年迈的继母独守老宅,物是人非,他不禁潸然泪下。继母见他回来了,没有说任何责备的话,还给他做了一碗意蕴悠长的荷包鸡蛋面。汪普贤从小爱吃生母做的荷包鸡蛋面,每回他吃面时,母亲总会告诫他要积德行善、光宗耀祖。继母竟能记得他和生母间的这些简单的生活细节,出乎他的意料。尤其是继母勤俭持家、贤惠仁慈,备受乡邻敬仰,更让汪普贤感动和自豪。汪普贤留了下来,为继母养老送终后才回大陈村。他还在大陈村的村口建起了一座寓意“母慈子孝”的凉亭来纪念母亲,取名“盼归亭”。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 ,“盼归亭”多次翻修,至今还矗立在那里,祈盼着亲人早日荣归故乡。

大陈村绵延至今的孝德故事,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孝理念:父母的慈爱并不等同于哺育,还包含对子女的教育;而子女的孝德也不仅仅是对父母的赡养,更要有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大陈村的孝德家规深入人心,被广为传颂。

听了汪衍君讲的故事,何蔚萍被感动了,她回到家当晚就写出了歌词。最初的歌名叫《悠悠大陈面》,随后与汪衍君、陈宏君交流后,把歌名改成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更加突出了“妈妈的慈爱”。没想到,汪衍君讲的故事,也感动了作曲者陈宏君。当他的收到改定的歌词已经是晚上10时,然后,他以神来之笔只用了10分时间就把曲子谱好了……一首新的好村歌就这样诞生了。

 2009年11月,在首届全国村歌大赛征集评选活动上,汪衍君等带着两首村歌第一次亮相京城。《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荣获十佳作词奖,《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荣获十佳作曲奖,汪衍君也荣获个人演唱奖。随后在“首届中国村歌之星总决赛”上,大陈村再度凭借村歌的魅力,荣获“全国村歌示范基地”称号,江山市也因此被授予“中国村歌发祥地”。自此,大陈村歌成了具有鲜明乡愁元素的文化金名片。大陈村民也在情深意切的歌声中,找到了久违的自我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唱响了乡风文明的新篇章。

汪衍君就这样唱着《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走进了央视、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走进全国村歌大赛演唱会,走上了最高领奖台,成了“中国村歌和谐之星”。在北京,他走进了北京卫视,演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在长沙,汪衍君走进湖南卫视,畅谈“用文化管理村庄”的理念,当然少不了要在现场奉献《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在浙江,作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得主,他走进了灯火辉煌的颁奖晚会,面对现场直播的电视镜头,又端出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首优秀的村歌也从2800多首村歌中脱颖而出,评为“中国村歌十大金曲”之一,红遍了半个中国。全国村歌大赛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大众音乐协会负责人王香珠激动地对汪衍君说:“您唱的这首《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太感人了!你是中国9亿农民的代表。我们的活动刚开始,希望下一次比赛还能看到你并听到你唱的村歌。”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名誉会长张丕基更是称赞说:“我当了几十年的评委,极少歌让我记住,但您唱的这首村歌让我非常感动、终身难忘!”

2016年8月,大陈村又投资20多万元把《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拍成了微电影,经过几个月的摄制,这部微电影在各大视频网站正式上线。12月26日,电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在乐视、爱奇艺、搜狐视频等视频网站同步上线,电影以这首村歌里传唱的内容为蓝本改编而成,将大陈村祖辈流传下来的优美历史故事用电影镜头生动表现,传递了孝与爱的精神内核。影片时长1小时,很多人在观看后都留下了如潮好评。


大陈,这个拥有600年历史、被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余绍宋(樾园)誉为"十里环山皆松树,天下应无第二园"的地方,旧以经商办学扬名;近年,在汪衍君书记的带领下,又以弘扬传统文化与中国村歌发源地闻名遐迩。2017年11月,大陈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2019年7月28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19年12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大陈乡大陈村为国家森林乡村。在2019年7月26日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汪衍君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在此前几个月,他还获评浙江省首批兴村(治社)名师。

大陈,真是充满主旋律的美丽乡村!



总编辑:徐忠友


                      主办

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

           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

 

阅读 56879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福尔摩斯之阴兽
    福尔摩斯之阴兽
  2. 天天读报
    天天读报
    华语之声、浙江工人日报联合出品
  3. 杭商半月谈——叶翠微谈教育
    杭商半月谈——叶翠微谈教育
  4.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
     作者简介: 王小青,曾用名王青青,出生于教育世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语协会会员,致公党杭州下城基层委党员,任职于某民主党派宣传处。英语本科学历,曾任教英语、音乐。诗歌、散文、歌曲、诗评,分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星河》《人民网》《诗刊》《中国女诗人》《中国爱情诗刊》《慈怀诗会》《中国致公》《温州文学》《墨池》等报刊杂志与“喜马拉雅”“荔枝”“华语之声”“杭州之声”“晚安金华”等有声平台,并多次获省市级各类奖项。出版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
  5.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6.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7. 给共和国的一封情书丨中华颂
    给共和国的一封情书丨中华颂
  8. 赵玉泓作品
    赵玉泓作品
    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9.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10.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