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讲堂丨在宋代被发扬光大的“厢坊制”——夜听宋韵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材构建,虽然材料容易获取,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怕火。因此为了保护木构民居,古代的城市往往修建高大的城墙来进行保护。唐宋以来这种城郭的发展相当迅速,尤其到了宋代,“厢坊制”的城市管理制度更加关注民生,适合商贸与居住,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宋朝发生了“城市革命”。

唐朝时期推行的是坊市制度,属于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城市生活加以限制的封闭型管理体制。市民居住区为坊,商业区为市,居民的“坊里”和店肆集中的“市”,四周都筑有围墙,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商业区傍晚就定时关闭,居民晚上也不许外出。这种管理制度的重点在于城市治安,虽能使城区整齐划分,井然有序,方便管理,但是极大地制约着百姓的生活。宋代的统治者看到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坊市制已无法适应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因此“厢坊制”这种坊市制度的管理升级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厢坊制与现代的城市管理制度非常接近,是一种分区管理制度。厢坊制的特色和优势非常明显。首先它极大减轻了朝廷的政治负担。宋代都城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厢最早是作为军事管制单位出现,后来形成了府(开封府)、县、厢、坊四级行政管理体制。由于开封府政事压力过重,厢官顺理成章地接过了城市管理的权利,厢成为了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类似我们的“街道办事处”。行政上的独立,使得厢官可以统领厢坊内大小事宜的处理,行政下探,增加的基层行政机构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管理的压力。

厢坊制模糊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严格区分,支持生活中嵌套商业,在居民区开设店铺,迅速形成了新的便民商业样态。街边摆满了各种做小生意的流动摊位,临街的建筑物也改建为酒楼、旅店。林立的商店,吸引了中外商旅、文人墨客云集,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大街小巷的交通体系也逐渐打通,众多的小巷不再相互隔离,而是直通大街,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百姓的购物与生活。为了促进商业区域的交易。宋朝还取消了宵禁制度,开放夜市。宋朝依托“勾栏瓦肆”开展“夜间经济”后百姓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城市的气象也焕然一新。

为了在厢坊制推行过程中确保城市的治安秩序。宋朝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就有以街巷为单位的“户牌制”,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口挂一块牌子,上面写明住户的姓名、年龄等信息,甚至还要标注主人的相貌特征,每个月值巡官都要挨家挨户核对,一旦发现有变化,就要重新登记。这些巷坊名称、居民、住户等数据会存放在住宅区中建造的“街楼”中,便于官员查找和控制。旅店也必须设置“店历”,用于记录旅客的入住情况。丰富的夜生活使得整个城市灯火通明,但也更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值巡官还需承担沿街灯火的巡逻与控制,坊巷建都会建设用于消防的水龙队。

厢坊制的出现,是宋朝顺应时代潮流建设“平民社会”的重要表现,这种对城市管理立体多元的思考也对后世的城市治理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丨上城区社科联 华语之声 西湖之声


阅读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