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俞天立作品《老阿张》
老阿张
文/俞天立
清明时节,回到妻子老家的村庄。
天空飘着微雨,透过车窗沁入丝丝凉意。村口,一个人影半蹲着,靠在小溪边怔怔地望着田垄。那是一张枯黄而卑微的脸。在村子里,大家都叫他“老阿张”,与村里人家都有些沾亲带故,也算岳母的远房堂哥。他两手夹烟,一口口使劲儿地吸着,烟雾弥漫在他的周身。
半年前,老阿张不幸查出胃癌中期,被家人送到杭州市区医院。我们夫妻俩去看他,他躺在病床上,面黄肌瘦,双目失神,四肢乏力。后来动了手术,治疗费却再也承担不起,被家人接回了乡下。病情是暂时控制住了,但随时都有扩散的危险。
我们向他招手。他望过来,夹着香烟的指尖搭在膝盖上。油腻发亮的裤脚,袒露着朝不保夕的贫困和窘迫。
老阿张游手好闲了大半辈子,极少下田劳作——他本也不擅稼穑之事,身子骨也弱,干农活、打山核桃都需要别人代劳。亲友邻里自然是尽力帮衬的,但终非长久之计。现在他年纪渐长,腿脚不便,又摊上随时可能要命的癌症,生存压力像石滚一样沉重。
但奇怪的是,他的人缘却很好。岳母说,老阿张为人热心仗义。一次,邻居家怀孕的儿媳妇半夜里突然肚子痛,羊水都出来了,情况危急。老阿张自告奋勇,和几个村民一起,七手八脚帮着把孕妇抬出山,送往镇医院抢救,母子得以平安保全。他做了好事,人家要送他东西以示感谢,他说啥都不收,只肯喝一顿酒。
贫穷和疾病,如影随形,时时游荡在远山近水的乡野之间,犹如飘忽不定的山雾。如今,这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已被病魔折磨得身形枯槁,面无血色。
我们放下随车行李,岳母开始生火做午饭。忽然,惊觉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回头一看,是老阿张。他穿着一件老式的油腻发亮的蓝布衣,笑起来满口黄牙,浑身透着一股浓浓的烟味。他面部的皱纹仿佛是拧干的衣服,条条道道清晰可辨。他是来吃饭的。现在的他,习惯了一个人到各家各户串门,蹭饭,喝茶,烤火,聊天,打牌。家里的婆娘有些痴傻,管不了事,他就四处游荡。岳母好客,他便常来。
我拿出从杭州带来的明前龙井,给他泡上一杯。他泯了一口,若有所思地望着天花板。
“我这条老命啊,不知道什么时候便要被阎王爷索去了——”他望着我,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我还不想死……儿子对象还没有着落,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呀!”岳母走过来,示意他别再往下说。可是他不在意地摆摆手。
老阿张哽咽的声音,冲淡了茶香。看着这个一脸忧愁满腹心事的老农,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儿子曾带回一个姑娘来。可人家一见我家这模样,当场就不愿意了……唉!都怪我没打理好这个家……现在后悔了,又什么活都干不动了……”
是啊,现在的他欠下了一身的债,哪里还还得清。大前年刮台风,他家房顶的瓦片塌了一片,向邻家借了一千元修房,至今无力偿还。这个小山村本就不富裕,他家条件更是村里数得着的差,这一场大病,让他家雪上加霜。他家的房子早已成了危房,在周围的一众楼房中显得低矮破败。
我知道,病人对余生的信心一旦出现崩塌的迹象,便是真正的病入膏肓了。这对他来说是确凿无疑的事情。他并不是什么也动不了,只是陷入了对生活无望的泥沼。贫穷的想像束缚了他的腿脚,他想要挣扎,却是那样的无力。
我以茶代酒,敬了他一杯,却不便多说什么。岳母烧完最后一道菜,也陪他坐了下来。他的眼角渗出了少许泪水,不时地用脏兮兮、干树皮一样的手去擦抹。
这餐饭,一家人吃得索然无味。
第二天,我在小溪边碰到老阿张。他叫住我,摊开哆哆嗦嗦的手,说要送我一样东西,作为结婚礼物。从阳光的斜照中望去,那东西耀眼夺目,竟然是一枚精致的核桃戒指!
“……这是我以前刻的。打工的时候学了些刀工,闲时做的。”他的神情有些小得意。“本打算送给我未来的儿媳妇的……可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他的一脸诚意中,多少带着点儿落寞。
那真的是一枚精巧绝伦的核桃戒指。戒指中间是一张咧嘴欢笑的娃娃脸。笑脸漾满春意,如同这清明时节的山核桃林,和煦清新。细细的竹环穿起了核雕,好像祖父的双臂,暖意深拥。我知道,他太想抱个孙子了!
他时常埋怨自己没有好手艺,游手好闲了一辈子,在我看来是过于自责了。他并没有村民说的那样无用,只是他没有好好挖掘自身潜能,也不知道如何去闯市场。他所失去和遗憾的,是再也回溯不去的时间。命运把他的火苗一样冒过头的信心撕成鸡零狗碎。
老阿张趿拉着旧军鞋,走到田边缓坡上,一屁股坐了下来,观远山,听溪流,想心事。对他来说,岁月太过短暂,又太过漫长。他刚到达认知的起点,却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深处,一壶酒,一壶茶,对峙命运,对看落花。这对一个农民来说,不是洒脱,是沉重。
我们临走那天,天空放晴。岳母带来了一个让我略感宽慰的消息:老阿张有望被列为低保户,由政府托底扶持。无论老阿张能否迎来命运的转机,他,是我一直都会牵挂的小人物。
作者介绍
俞天立,英国卡迪夫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获得过浙江省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我的西湖记忆”全球征文一等奖。现为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茶当酒品》。
朗诵者介绍
唐克,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主任播音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浙江省朗诵协会理事;首届杭州市“十大朗诵家”;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语言艺术(朗诵)专业考级浙江考区考官;浙江省经典诗文诵读培训教师;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评审专家。
-
钱塘江故事——钱江探源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经流浙江约50%的省域面积,世世代代滋养着浙江人民繁衍生息。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聚集了一群有着强烈文化情怀的人,他们正在挖掘、整理、塑造、传播钱塘江文化,编撰“钱塘江故事”丛书是这群人的一种探索和努力。他们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钱塘江流域散落的故事,以与众不同的思考去感悟钱塘江的文化特质,以鲜活的文字去表达钱塘江的无穷魅力,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钱塘江文化的美好和历史的厚重。
-
宋韵文化不久前,凯旋街道金秋花园社区金色年华舞蹈队参观了上城区宋韵文化馆。我们走过南宋御街、清河坊,来到了城隍山边上的宋韵文化馆。若说宋韵,首看上城。作为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的上城,是南宋文化的发祥地,宋韵文化传承的中心,这里曾见证了南宋的繁华盛世。在近距离感受和接触宋朝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了解宋代人在杭州的风士人情、美食文化、历史名人以及展览各种精致生活的小模型后,不禁让我们感叹宋人的聪明和智慧。从宋服,宋画,宋代各种小工艺品中,我们看到了宋代文化的繁华和发展。参观过程中,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宋文化的喜爱,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美好生活以及共同富裕的热情和向往。
-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
新春送福2019年华语之声新春祝福!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红十字关注青少年成长特别节目《青春期=叛逆期?》
-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