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贤莫角、共话未来”文化沙龙昨日成功举办

申遗的成功使良渚走向世界,也让更多的人慕名而来,走进良渚。这要求遗产的管理者除了做好遗址的管理、保护外,还要更充分地揭示和展现良渚的价值,让普通访客也看得懂,留得住,让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良渚面对后申遗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提升公众体验,读懂遗产价值;如何更好履行《世界遗产公约》,持续放大申遗成功效应;如何扎实推进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这些都需要各领域专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7月10日下午,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邀请国内文化遗产和规划设计等领域的权威知名人士和市民代表,举办“聚贤莫角、共话未来”文化沙龙,分享申遗成功一周年的经历与荣耀,思考未来的保护与发展,共同探讨后申遗时代良渚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利用的时代课题,集思广益,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五位专家学者分别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天进、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杭州市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所长华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副主任、研究员王宁远。专家们从各自领域出发,分享了遗址保护、研究、展示、规划等方面的经历、体会和对良渚未来发展的建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首先总体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概况和84年来的良渚考古工作,对良渚古城的城墙、水路交通体系、外郭结构、祭坛墓地、水利系统和区域空间关系进行了解读。并与大家分享了良渚的遗产保护和遗产展示情况,对考古项目、考古成果和团队建设进行了介绍,其中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和研学夏令营项目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所长华芳谈到了后申遗时代的良渚规划。她首先提到,良渚规划研究主要两个方向:保护和利用。保护方向就是构建新保护体系——双国保的保护与管理规划。目前,陈同滨所长正带着他们编制《良渚遗址-水坝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0-2035》。利用方向就是研究传承发展路径,从五千年到近现代,审视文明发展历程,探索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让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居民拥有美好的生活。接着,从规划亟待破解的三个难题:刚性与弹性、保护与发展、局部与整体,提出通过多规融合、刚弹有度的规划设计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村镇有机更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构建新时代大遗址保护的纲领典范,为探索后申遗时代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副主任、研究馆员王宁远讲述了良渚考古8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大遗址考古的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分享了多学科研究与科技考古的作用并例举了取得的成果: GIS技术应用给外郭的发现带来便利、低坝的发现直接得益于遥感RS技术应用、CORONA 影像立体像对的处理正在应用于浙江及长三角区域的早期遥感影像收集。王老师提出,后申遗时代的良渚考古将立足于进一步的科学化与精细化,对城内考古的有限度开放,进行科学细致的实验考古活动。营建良渚植物基地,种植各类良渚时期的植被,进行传统的农耕实验。从房屋营建、石器制作、玉器加工、陶器、木器、漆器等方面,逐步开展与展示相结合的实验考古活动,要承担更多的公众宣传的责任,体现良渚考古的公众性,希望良渚成为一处近乎理想化的大遗址:具备从都城、二级聚落、基层聚落的等级,各遗址功能要素完整,历时性变化清晰。古代气候、水文、土壤、岩矿、植被、土壤等环境资源材料丰富可信,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古研究。



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从1929年良渚器物首次公开性展出回顾了良渚遗址91年来各阶段遗产展示利用工作,并从良渚文化博物馆,到良渚博物院,再到良渚遗址公园的展示发展,总结了良渚遗产传播利用体系,高度评价了良渚遗址保护利用成就和边发现、边研究、边保护、边利用、边传承“五位一体”的良渚模式,并对后申遗时代良渚保护管理利用传承工作提出建议。他建议加强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利用改革,提升站位,完善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传播体系,引进一些高规格的,比如世界其他三大文明的展览,加强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打造“世界首创、中国原创、良渚独创”文旅融合亮点工程,并将良渚文明纳入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更好地传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天进是良渚的铁粉,他特意为论坛挑的照片就是穿着一件红色良渚神徽像文化衫。同时,徐教授又是一位充满艺术与浪漫气息的考古学者,他以“大食堂+大学堂”作比,提出文化遗产如食粮,文化遗产的研究、利用如炊事,强调保护遗产“地”为第一要务,考古学者和相关工作者犹如炊事员,其学养和才能直接影响遗产价值的阐释水平。他建议不仅要授之以鱼——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更要授之以渔——让人“活起来”,这样才能让良渚成为文化遗产的“大学堂、好学堂”,成为看世界的一扇窗。


互动环节现场观众纷纷发言,就感兴趣的话题与专家进行了的交流。另外,浙江省考古所前辈王明达老师和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也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做了解读。



蒋卫东副主任表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良渚遗址管委会将继续履行好责任担当,在抓好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有效路径,充分利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良渚古城遗址打造成位全国遗产保护利用的样板,成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亮丽窗口。

阅读 10023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陪伴5-6岁宝宝听故事丨妈妈篇
    陪伴5-6岁宝宝听故事丨妈妈篇
  2. 天然维生素E
    天然维生素E
  3. 阿里前大政委:如何唤醒赢创造赢的状态——《铁军团队》新书分享会
    阿里前大政委:如何唤醒赢创造赢的状态——《铁军团队》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周日15点,欧德张在钟书阁杭州店,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新书。团队业绩目标不只是数字,更是挑战,赢不是结果,而是状态,只有经得起真正的业务、真正的战斗考验的人才,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在团队中领导者如何唤醒赢的本能、创造赢的状态、实现赢的目标呢?一起来看看嘉宾在活动现场的精彩分享。 欧德张:阿里巴巴前大政委,《铁军团队》作者,布道教育CEO;作为企业文化领导力布道者,他曾为百度、腾讯、京东等上千家知名企业提供服务,帮助某行业龙头企业实现毛利率300%的巨幅提升。
  4. 医脉传承
    医脉传承
  5. 吴芸老师荐好书
    吴芸老师荐好书
    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6. 新春送福
    新春送福
    2019年华语之声新春祝福!
  7. 生活放大镜
    生活放大镜
    《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8. 健康研究所
    健康研究所
  9. 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
  10.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