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第一期:抑郁症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46岁,遗书里面最后的两句
我以为时间会让我好些,但这几年就算出来了我还是摆脱不了这个想法,抱歉,我不期待有人能原谅我,再见。
张纯如
36岁,南京大屠杀纪实的作家
我无法忍受和面对未来还要与这些痛苦和剧痛相处。
乔任梁
29岁,抑郁症中的无奈
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我们还有病。
崔雪莉
25岁,写在日记最后一页的话
痛苦。
这些年
因抑郁症而陷入黑暗之中
甚至离世的公众人物越来越多
让人们了解到抑郁症不是矫情表现
它是一种常见的、需要引起重视的精神疾病
有时看着好好的一个人
永远不知道他的伤口“溃烂”到何种地步
永远不知道他何时就被抑郁症所吞噬
昨晚
首期《心灵花园》邀请到了
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许毅教授
作客透明直播间和我们一起聊聊
“抑郁症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你知道抑郁症的高发人群有哪些吗?
你知道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吗?
你知道青少年抑郁症的成因吗?
你知道抑郁症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吗?
……
接下来许毅教授为大家揭秘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网上的心理自测题能测出抑郁症
感觉自己情绪抑郁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大部分人都会上网搜资料
然后通过网络上的一些测试题来进行诊断
许毅教授表示
自测题制作的时候是靠谱的,所谓自测是自己测验,我们能掌控结果,也就是说在自我感觉不好的时候,在很多问题上就会打分打高,然后拿去给医生看,医生发现往往是受短暂情绪影响,有的时候它是权威的,但又不是非常客观的,做完自测题之后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而不是自我诊断。
测试很重要,但并不绝对。即使体检时的压力测试也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所有患者自评的心理测量技术都是辅助,只能起到筛查作用,不能起到诊断的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精神检查。
精神检查是靠受过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言语性交流、观察,分析症状之间的相互关联,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诊断鉴别等,最终确定疾病类型。
抑郁症的症状
许毅教授提醒
如果有以上几种状况
建议去看精神科医生
让专业医生帮助诊断是否属于疾病状态
安慰抑郁症患者“没什么大不了的”
根据2019年2月19日发布的数据,中国有7.9%的人患有抑郁症,人群庞大,“安慰”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得抑郁症的身边人,针对那些只是有抑郁情绪的人。
而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当你安慰TA的时候,他会觉得你在嘲笑TA,觉得你也不理解TA。
最可怕的做法是不但安慰抑郁症患者
还劝他们旅游散心
当看到美景时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失控
想和周围景色融为一体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医生、公务员和媒体工作者。负担重、危险性高的职业,相应的,会成为抑郁症的高发区。需要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调节情绪,放下压力。
青少年抑郁症是因为心理脆弱
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中
最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学生群体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时
一会儿送水一会儿送蛋糕
就是为了看孩子是不是在认真学习
还有些家长考完试就问孩子考得如何
为什么没考到满意的分数等等
而这些做法并不合适
抑郁症不需要用药
抑郁症的治疗分为
治疗期、巩固期和维持期
脑的恢复需要过程
而很多抑郁症患者对吃药这事特别抵抗
很多患者觉得自己好了就马上停药,这是大忌,没有巩固病情就会反复,第一次治疗一般是需要一年的,药物治疗是基础性治疗。
在用药方面
所有的抗抑郁药都能改善抑郁情绪
但每种药物之间又存在区别
医生会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药品
所以,患上抑郁症
不要抵抗服药
我遇到的困难独一无二
很多抑郁症患者找到许毅教授
都会说同一句话
“医生,这个世界上就我一个人这么不幸。”
一定要告诉自己,世界上很多的难题是我们共有的,即使我克服不了,也有人和我们一起扛!千万不要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活中的负能量如何排解和转换成正能量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
任何医生都能治疗抑郁症
很多抑郁症患者因为对疾病知识的欠缺
初次就诊去的是
心内科、消化科、急诊科、中医科等
而并未见到精神科大夫
这可能会影响最初的诊疗方案
因此
如果怀疑自己患了抑郁症
一定要去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
总结
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浙江省精神障碍诊疗和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数理心理健康浙江省工程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精神医学研究生学位点主任。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常务委员(第六届)、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精神病学分会常委、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主任委员(第七届)、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会长、浙江省医师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东周列国志西周结束(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 -
完全妈妈系列—千家诗 -
《幸福有约》特别节目—中国清明节 生命教育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都会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这首家喻户晓的诗,也引人思念故去的祖先与亲友,可谓“春事到清明,人心自愁思”。但清明节又正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正是踏青郊游的大好时光,于是乎,祭祀逝者的扫墓活动就与探春游玩的踏青聚会放在这一个节日了,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并充分体现了生死交汇、天人合一的生命文化与中国智慧。 生老病死,原本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若非出现意外让生命提前终止,生者是很少有意识地去思量生死问题的,却容易无休止地陷在生活各种纷争与抱怨之中,为了名、为了利,为了一切想要更多、更大、更高的欲望而不停地拼斗,并理所当然地把来到身边的挫折与痛苦都归因于别人,怨爱人不够体贴强大,怨孩子不够听话懂事,怨员工不够敬业能干,怨老板不够慷慨仁慈,怨政府治理不力,怨社会发展不公……却常常忘记了大千世间、宇宙空间,每个人都不过是飘到其间的一粒尘埃,因生命无常、时光短暂而让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转瞬即逝、弥足珍贵,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自己善待别人,没有理由不给这个社会呈现最好的生命状态创造更高的生命价值。因此,生命教育才是一切教育之本,生命大学才是所有大学之根。 2020年的清明节尤为特殊,国内疫情防控刚刚好转,国际疫情危机却日益加剧,不仅疫区国家每天都在上演生离死别的惨痛悲剧,既便是身在中国,也依然不能对生命健康忧患掉以轻心。生命之珍,健康之贵,从未像现在这样举足轻重,这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命教育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乃至每个城市、每个乡村、每个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在生死面前,一切身外之物都退居其后,生命高于一切,生活就是一切,生态影响一切。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对生命健康、生活幸福、生态和谐的生命教育意识和幸福共创力量,我想到要将中国清明节设立为“生命教育日”,以倡导社会各界携手合力推动“幸福生命工程”。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医脉传承 -
吴芸老师荐好书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