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农历十月初一,在位于半山的拱墅城北希尔顿欢朋酒店,半山街道召开了“数实融合向新提质,聚势再造产业半山”的高质量发展大会。
会上,472页的《半山四秩风华》隆重发布。
说起创作故事,本书主编——著名城建作家、桐荫堂堂主俞宸亭女士打开了话题。
为了更好地将半山的历史和故事,让更多的人知晓,我们桐荫堂创作团队,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试图用今天的语言讲述过去、用通俗的方式解读历史、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今日、用新质的笔法书写未来。
半山,杭城之北的璀璨明珠,四十载栉风沐雨,从昔日的工业重镇蝶变为今日的现代城区,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艰辛与曲折,也充满了故事与温情。它如同一位慈爱的母亲,用博大的怀抱,将我们紧揽其中,见证着我们的成长,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时刻。
为本书作序的郑荣胜先生,曾经是半山镇党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杭州市总工会主席。他在序言里写道:作为这片土地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漫步在半山的街头巷尾,彷佛穿梭在时光的长廊,过往如影片般在眼前播放,历史的回声在耳边低语。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那些并肩奋斗的日子,都化作了书页上的一字一句,承载着我们共同的记忆。
可以这么说,半山不仅仅是拱墅的骄傲,也与杭州的历史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半山以它的山川清丽,以它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再一次让杭州城北的半山,有城南到城北的蔓生延续。
半山,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写不完的历史,看不完的山景。假如,我们将半山及其相关的街巷、道路、桥梁、山脉、河流,作为历史文化的切片,足以凝结成半山乃至拱墅、乃至杭州、浙江甚至中国历史细节的精妙集合。它就好比是考古学家手中的那把刷子,刷去时间的尘埃,还原历史本来风貌。
这一本融合半山历史人文古今的书籍,既可以是半山前世今生的咏叹调,也是半山历史保护和现代经济文化产业焕发新生命力的传播者,更是启航半山纵深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文学篇章。
写这本《半山四秩风华》,我们经冬复历春,步履从容,行程满满,一天一旬一月地穿行在半山的每一个角落,亲历着正在重辉增彩的半山。
当我们在寻寻觅觅中发现一块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藤本墙,在省市图书馆发现无数个名人名流、隐士文人的半山旧事,在山道或街巷中发现一处处特别的小景,在杭钢社区里的小展厅里看到工业时代的一些旧物;甚至,天空中飘过一片象形的云彩,冬日里上塘河里飘着的一瓣瓣梅花,音乐节里万千年轻人山呼海啸般的和声,都会让我们一次次地为半山欣喜、为半山感动、为半山沉醉、为半山自豪。
为着半山给我们的每一份感动,看着天青月白、夕红晨绿、云涛竹海、野鸟栖息、万花成林、古木繁荫、山泉清澈、屋舍韵致,以半山年味、半山春宴、半山立夏这样的主题而引发新闻热点,这一次次独属于半山的美丽风华,向全世界发出了半山的声音,让半山为世人所击节赞叹,继而风雅颂扬。
正因为半山的保护和发展,始终忠实于本地域文化,它是历史的载体,是半山历史文脉、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的真实体现,它以其古老而鲜活、包容而开放的良好形象,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保护性的开发模式,将文化与旅游的“诗和远方”,完美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正是基于此,我们要把半山的至情至美至臻,用文字的描述,用图片的印证,引领人们去品赏半山独特的人间胜境之美。
《半山四秩风华》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家谱,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半山的沧桑巨变和发展脉络,带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部历史的电影,一个时代的缩影。书中的每一页,都如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现了半山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美好。
半山人民积极响应时代的呼唤,用汗水浇灌发展的希望,用智慧书写变革的传奇。那些昔日的钢花四溅、玻璃炽热,如今已化作了绿水青山、美丽蝶变。它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蜕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半山”二字不仅仅是地图上的地名,更代表着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丰厚底蕴。它教会我们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充满信心和希望。这种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半山人的心中,成为我们不断破浪前行的动力。如今的半山街道,宛如一位步入不惑之年的智者,褪去青涩,屹立于时代的巨浪中,更显从容与睿智。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半山各个社区和经合社的独特韵味。金星、夏意、石塘、桃源……每一个名字都如同一首诗,饱含深情与向往,映照出半山这座城多元的魅力。
这里既富含都市的繁华与活力,又不失乡村的宁静与安逸。社区的变迁,不仅反映了半山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更新蜕变。曾经的半山老书记、镇长、村书记、村主任们,如同一部部活动的史书,每一缕皱纹、每一道掌纹都记录着这片土地的风雨变迁与时代印记。
他们的智慧与付出,如沃土深根,为半山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而杭钢、杭玻的迁移,对于那些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轰鸣机器旁的老工人们而言,既是骄傲的象征,也是难以言喻的不舍。这种情感,超越了喜怒哀乐,是半山人独有的集体记忆,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体会到半山的立夏习俗,乌米饭的甘甜醇香、斗蛋的乐趣横生、称人的欢声笑语,这一切不仅仅承载着半山的魂,更是半山人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代代传承的符号,是邻里温暖的记忆纽带。这些习俗,是半山人的根,它们如桥梁,连接着往昔与未来,让古与今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熠熠生辉。这里天蓝、水清、山绿,富有的生态景观、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半山人对绿水青山的守护,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珍视,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这份保护,是半山的责任担当,是为后代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放歌所立的誓言。这片土地的发展,是和谐共生的哲学,是人与自然共荣的证明,也是对时代课题的回应。
如今,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半山已昂然屹立于全新的历史交汇点,正以破竹之势加速迈向更加光明璀璨的未来。
它是创新的热土,拱墅宝龙广场、金地威新·8号桥、望宸阁、大运河杭钢公园等标志性地标拔地而起,如同里程碑,彰显着半山蓬勃的活力与无限的魅力。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文化旅游四类新兴产业如同四驾马车,拉动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绘就了半山“两带双翼多点”经济蓝图。
半山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便民生活等不断完善,人民的幸福共富密码正在被不断解锁。电音节、音乐节等大型活动的举办让这片土地更加年轻、更富激情。半山的每一次脉动,都预示着它更加辉煌的明天。
半山的前尘往事,半山的四时幽赏,半山的今世卓尔,永远是一个逗号,我们很认真负责地,写好历史长卷中属于我们这部分逗号里的每一个细节。
可以这样说,半山与杭州的其他名山一样,半山街道又与拱墅乃至杭州的中心街道一样,它是浙江山水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杭州城市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单元体,尤其是建街的四十年来,始终坚定发展,始终前行不辍。
希望这本书,能够和大家一起感受半山这颗城北明珠的迷人光彩,让我们共同来赞美他——半山街道。
通讯员:紫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