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健康研究所丨春节 “胡吃海塞” 后,肠胃咋 “减负”?
2025-02-19 16:41:41

华语之声

春节期间,每个人都是胡吃海塞、大鱼大肉的高蛋白饮食,往往让肠道不堪重负。不均衡的饮食往往会导致“上火”,甚至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肠不适的情况。

那么,该如何帮肠胃减压,重新激活身体状态呢?

“以素为主”有偏颇

合理比例才是关键

清肠胃,并不代表就一定要完全吃素,“以素为主”的膳食有可能会造成新一轮营养失衡。最重要的是调整“荤、素”的食用比例,除了多吃点新鲜瓜果蔬菜,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相当重要。

为预防消化不良,可在平时有意识地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让食物充分研磨,减轻肠道负担,而且减慢吃饭速度还有利于我们接受大脑发出的“吃饱信号”,做到饥饱适宜,以免吃撑饱胀。

主食中,糙米、绿豆这样的粗杂粮可调整为占食物总量的1/4~1/3。把土豆、红薯这样的薯类也当作主食,每天摄入50~100克,大约是半个土豆(中等大小)的重量。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并分至三餐。多吃深绿色、橙黄色、紫红色等深色蔬菜。

“白粥清肠道”不能贪多

不养胃,还很伤胃

粥属于半流质食物,质地软易消化,不用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被人体吸收,在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喝粥是有助于消化的。

长期喝粥,咀嚼动作会减少,相应的唾液分泌也会减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唾液中很多酶都有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时,喝粥以后,半流质食物直接进入胃内,胃的排空速度会加快,食物在胃内的存留时间缩短。长此以往,胃的蠕动就会减弱,消化功能自然也会慢慢减退,不利于“养胃”。

选对原料,营养翻倍

粥食种类丰富,不可局限于此,还可搭配红薯、玉米、燕麦、绿豆、红豆、肉、蔬菜等,既可丰富口感,又增加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同时合理搭配食材也能增强保健养生的效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每个人的体质有强有弱,体强的人绝不能盲目食用滋补粥,体弱的人也不可盲目进食大补粥。体弱的人若平素喜温怕冷,宜选用温补粥,若平素喜凉怕热,就宜选用甘凉滋润粥。

阅读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