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沈志荣文学近作研讨会”在杭州圆满举行
2025-07-18 09:29:02

华语之声

2025年7月15日,杭城热浪滚滚,却挡不住文学的热忱。由黄亚洲书友会文学社主办的一场关于“人机合一”时代文学创作的研讨会热烈展开。这是该文学社首次活动,社长汪传凯主持研讨会。著名作家黄亚洲在开场致辞中说:“真正的文学永远需要一颗跳动的心。”这句话,成为整场活动的灵魂注脚。

年过七旬的老作家沈志荣,近年来迎来创作井喷。从《青瓷千年》到《东坡草园记》,他的散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生活质感打动读者;而《叙事长诗九章》等诗歌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爱、自由、美”的永恒追求。研讨会上,沈志荣坦言:“写作是我与时代对话的方式,无论技术如何变迁,文字的温度始终来自生活。”

评论家韩锋以《穷而后工沈志荣》为题,深入剖析了沈志荣的创作历程。他认为,沈志荣的散文“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烟火气”,尤其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扎根生活的写作更显珍贵。青年评论家陈虚炎则聚焦沈志荣的诗歌,指出其作品“以古典诗意为底色,以现代语言为表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面对“人机合一”的写作趋势,与会知名作家楚良、陈富强、祝金生、俞评、欧阳胜等和黄亚洲书友会会长蔡亚萍、副会长周小燕等展开了热烈讨论。黄亚洲强调,技术是工具,而文学的核心始终是人的情感与思想。沈志荣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验:“机器可以模仿语言,但无法替代生命的体验。”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嘉宾30余人的共鸣。

当夕阳洒满书院时,每位参与者都带着思考离开:在技术变革的时代,文学如何坚守本真?或许正如沈志荣所言:“只要心还在跳动,文字就不会失去灵魂。”

阅读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