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7993
2025-01-17
《吴芸老师荐好书第二十三期》
文:吴芸
音:彦冰
吴芸老师荐好书第二十三期
“华语之声”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本期荐书节目,我将推荐六本好书。
首先推荐的是刚被选入北京图书订货会的作品《心果集》,它是收藏家林旭华老师的倾心之作。林老师曾写过被誉为“中国银圆百科全书”的创新性专著《银圆探秘》。那么收藏家写的散文又是何种阅读体验呢?
《心果集》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散文集。它分为 “咏景叹物”“思乡怀故”“哲理小品”“文史纵横”和“创作漫笔”等内容。
在“咏景叹物” 中,寒梅、寒松、星空、秋月等自然景致皆成笔下华章,作者以细腻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感悟万物神韵;“思乡怀故” 饱含林老师对家乡端午和元宵等传统节日的深情回忆,以及对故乡山水与人物的眷恋与追思;“哲理小品”通过对生活多层面的思索,探讨了生命的质朴、希望、快乐,启迪读者心智;“文史纵横” 从地球史前神话传说到古代印刷术,从历史名人轶事到书法名品探秘,带领读者穿梭于历史文化的长河,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整部作品文字优美、视角多元,展现了一幅自然、家乡、人生与历史的精彩画卷,引发读者对生活、情感、哲理与文化的深度思考与共情。
我们品读一段《守候生命的心灯》的文字:“心灯就是心中自然生长、念念不息的期盼,是生命嫩枝上粲然绽放、生机勃勃的希冀,是一直孜孜以求、永不言弃的信仰,是足以支撑你一生的心灵支点。”期望大家在林老师的字里行间,遇见美好。
第二本推荐的是玉环作家叶青老师的《鲜为人知》,该书不仅生动介绍了玉环当地特色食材和美食,还展现了以玉环为中心辐射整个浙东南地区、闽南地区的美食风貌,既是一本行文舒缓、情感真挚的美食之书,更是一部饱含温度、引人共鸣的乡土文学作品。
这本书,名字起得巧,一语双关,一是聚焦自己家乡玉环海鲜与美食;二是“鲜”字作为物以稀为贵解释,能勾起读者一睹为快的欲望。
全书分《亲情的烟火味》《渐远的古早味》《厨事有趣味》《人间有风味》四辑,穿插精美图片,书本装帧简约精美。文中还旁征博引许多文史知识,为文章增色不少。
写美食的散文我读过不少,但《鲜为人知》中的每一篇,都很生动。叶老师写的何止是玉环海鲜美食,更是人世间的情感,饱含了她对往事的思念和对亲情友情的深深眷恋。
书中《干妈的浇头面》,短短千余字,却写尽了她与干妈的一辈子深情,刻画了一个爱家、爱女儿而隐忍的干妈形象。
很快是春节了,我们如有食料和器材,也能跟着《鲜为人知》一书学做几道美食。我们来欣赏叶老师对于墨贼饼的传神描写:“墨贼饼不同于入口即食的饼,直径近一尺,一两寸厚”“把一个墨贼饼放在砧板上,极像玉石毛料原石,一刀切开,白玉层层,翡翠莹亮,玛瑙如丘,成色奇异,更有黑金点缀烘托”“家乡的墨贼饼鱼髓蟹脂般鲜美,金相玉质,东南沿海也少有人知”……
细品叶青老师的书,让我们仿佛在感官上享受了极其丰盛的“玉环家宴”。
第三本推荐的是郑凌红老师写的开化美食散文集《红尘味道》,它以多角度诠释作者对于食物的情感,糅合了岁月和人间烟火的智慧。全书写“开化十大碗”,当地小吃,儿时美味和四时美食等精彩内容。
郑老师在后记里写道:“《红尘味道》主要是因为名字中带个红,中国红的红,红火的红,红太阳的红,我希望我的文字表达的故乡情结,美食恋曲能诠释我个人的味道,一如见字如面的意境,也算心灵的旅行。”
我们来欣赏一段郑老师写的《丈母娘红烧肉》:五花肉放在水龙头下洗净,切成麻将块大小,把锅烧热放油,爆香姜片、大蒜、花椒、八角,倒入五花肉翻炒至两面微焦,加入料酒、酱油和少许冰糖,然后放入砂锅并加适量水,慢火炖一小时。在时间浸润下,一碗红得有光泽,油得亮晶晶的红烧肉终于出锅了……这些文字让我们仿佛沉浸于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间。
第四本推荐的是周苗老师写的刚刚获得第五届三毛散文奖实力奖的《海物惟错》。
《海物惟错》的副标题是“东海岛民的舌间记忆” ,选取浙江嵊泗常见海鲜几十余种。它是以春夏秋冬为时序编排,是舟山的《海错图》和《海错图笔记》,有许多舟山独有的内容,包括与舟山海鲜相关的风俗、掌故、坊间趣闻、制作手艺和烹调方法等。这是作者的一次系统性写作,是将“学问研究”与“文学叙写”结合在一起的挑战,是舟山海鲜文学读本的佳作。书中还辅以一百幅图片,进一步激发读者能图文并茂地探索海洋奥秘。
我们聆听周苗老师写的《海螺的世界》选段:“海螺的世界,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中国海域就有庞大的海螺家族,多达2500个品种。”“海螺不仅可食,还有多种用途。古人记载有一种海螺,壳顶穿孔后,吹之声响而远,可做乐器、行军号角和宗教法器,唐代白居易就有‘玉螺一吹椎髻耸’之句。梅尧臣诗‘海月团团入酒螺’说的是剖海螺壳做酒器。另有一种叫海宝贝的螺,锦色斑斓,可做挂饰。”“在海岛所有可见菜肴中,酱螺下饭效果排第一,一小勺咸香嫩滑的酱螺,足以佐下几大碗的米饭,海岛人形象戏称‘下饭榔头’。”“对酱螺的钟爱早已融入海岛人的血脉和基因中。浅浅一小碟酱螺散发出青绿色的诱惑,幽幽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
如我们想深入了解舟山嵊泗海鲜的前世今生,那么《海物惟错》值得阅读。
很快是中小学生放寒假了,我们接着推荐的书适合孩子们寒假阅读。
第五本是《亲爱的梦》,这是桐庐作协副主席孟红娟老师“母女合著的书信类散文集”。孟老师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母女间书信往来,以时间为线贯穿成书,话题不仅围绕学习娱乐、师生交往、意志品质,情绪情感,还有生命教育和乡土情怀等。生命是一条曲曲折折的河流,在这条长河中,因为这些书信,母女二人成了照见彼此生命中的那道“光”。
孟老师说:“在中国所有汉字中,最美最有意境的一个字是梦,她预示美好与希望,她的女儿取名梦漪,希望孩子的生命之河时时都能荡漾梦想的涟漪。”
孟老师的女儿说:“细数近十年的信件,十万余字的悉心教诲,至今如雷贯耳、醍醐灌顶。虽然有些道理早已无师自通,但母亲的每一句问候与每一封信都像是一块砖,渐渐为她堆砌起一个足以供她遮风挡雨的堡垒。”
如若你的孩子经历练琴反抗瞬间,如若你的孩子带给你青春期烦恼等许许多多孩子成长中遇见的难题,不妨在《亲爱的梦》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这是一本可以亲子共读的好书。
最后推荐的是杭州外国语学校王若冰老师撰写的散文集《镜中的水仙花》。
《江南》杂志主编钟求是老师评价道:“女教师王若冰将校园和生活中的细节片段攒成了一本书。她用一个老师特有的善心和情意,让文字暖和饱满起来。绕过世故,放弃复杂,让文章保持校园般的温情和干净。作为教师,她的情思更多投放在学生身上。作为女儿,她对父母的感恩浓烈又隐蔽。作为阅读者,她的目光是丰富而温和。”
王老师告诉我:“《镜中的水仙花》,开放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留住这些花朵,就是留住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文中大部分作品或是发表过,或是获过征文奖。”
王老师笔下的学生栩栩如生,我分享一篇《张三分》的故事:张三分,张意外都是王老师给一个男生起的名儿,虽然那学生屡次默写只得三分,但他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博览群书上。知识面广,时有创新,幽默风趣,虽然偶尔犯错,也让人不易生气。张三分默写拿三分不算意外,但他被保送考上南开大学才是最大的意外。一位深得学生心的好老师形象跃然纸上。
如若大家想去看看王老师笔下的故事,那么可以坐在冬日暖阳里阅读《镜中的水仙花》。
很快是我们中国的新春,我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健康!同时,我也衷心祝福我们节目的主播即将诞生一个可爱的蛇宝宝和感谢广大听众读者对于本节目的喜爱和支持!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推荐好书。本期荐书节目结束了,我们下期见!谢谢大家聆听!
林旭华简介: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等,著有被誉为国内首部系统化诠释银圆文化的中国银圆百科全书《银圆探秘》热销书。
叶青简介:
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散文选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报刊,《鲜为人知》一书被列入省委宣传部好书榜。
周苗简介:
舟山嵊泗人,致力于海岛历史文化挖掘,曾在各级刊物发小文若干。著有《鸣榔小集》《海物惟错》等。
孟红娟简介: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校园文学》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淡墨人生》《追梦》《盛开》《亲爱的梦》等多部著作。作品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杂志。
王若冰简介:
杭州外国语学校高级语文老师。浙江散文协会会员,浙江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近百篇共几十万字,著有散文集《镜中的水仙花》。
郑凌红简介:
浙江开化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作家》及各类报刊,累计发表作品50余万字,作品获第五届四川散文奖等奖项。
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曾获全国,省市各类征文奖几十个。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健康,音乐,摄影,文学,国学,英语等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创始人吴芸老师2016被评为“杭州市百姓学习之星”,其家庭2014年获得“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殊荣。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