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折子戏(三)
浙江昆剧团
【内容简介】
浙江昆剧团经典折子戏
节目(19)
-
41《牡丹亭·游园惊梦》张志红 唐蕴岚02020-05-08
-
42《牡丹亭·寻梦》张志红 唐蕴岚02020-05-08
-
43《牡丹亭·写真》王奉梅 唐蕴岚02020-05-08
-
44《牡丹亭·冥判》程伟兵 杨崑 陶伟明 何炳泉02020-05-08
-
45 46《牡丹亭·拾画叫画》陶铁斧02020-05-08
-
47《牡丹亭·幽欢》胡娉 毛文霞02020-05-08
-
48《牡丹亭·硬拷》李公律 张世铮 陶伟明02020-05-08
-
49《红梨记 亭会》徐延芬 陶铁斧02020-05-08
-
50《红梨记 醉皂》汤建华 曾杰02020-05-08
-
51《蝴蝶梦·说亲回话》张志红 王世瑶02020-05-08
-
52《绣襦记 打子》张世铮 李公律02020-05-08
-
53《绣襦记 教歌》陶波 汤建华02020-05-08
-
54《狮吼记-梳妆》陶铁斧 徐延芬 陶波02020-05-08
-
55《狮吼记 跪池》汪世瑜 王奉梅 张世铮02020-05-08
-
56《水浒记·借茶》王世瑶 龚世葵02020-05-08
-
57《水浒记·活捉》王世瑶 杨崑02020-05-08
-
58《人兽关·演官》陶波 汤建华02020-05-08
-
59《燕子笺·狗洞》王世瑶 何炳泉 田漾02020-05-08
-
60《疗妒羹·题曲》王奉梅02020-05-08
-
岩大房社区 -
漫谈霍克思英译《红楼梦》的艺术特色1951年,霍克斯回国后,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1959年,36岁的霍克斯发表了《楚辞》英文版,同一年,他成为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中国同事吴世昌的鼓励下,霍克斯着手准备《红楼梦》的翻译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在英语世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英文译本,有的只是节选本,而且,大量的翻译错误充斥其间,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把林黛玉的人名,翻译为“Black Jade”(黑色的玉--黛玉的直译),吴世昌发现了这个错误,加以严厉的批评,在他的影响下,霍克斯的翻译便用了正确的翻译人名“Lin Daiyu”。霍克斯和吴世昌先生成为一生的挚友。 在1970年,霍克斯抓住了和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全面启动了《红楼梦》120回的全本翻译工作,这时,他面临一个抉择:极其巨大的翻译工作量,日常的教学工作。霍克斯知道,他翻译《红楼梦》,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西方世界还没有一个全本120回的英文《红楼梦》。他最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全心投入《红楼梦》翻译,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还没有一位汉学家,是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20世纪80年代四卷本《红楼梦》英译全本出现之后,20多年内,还没有一部《红楼梦》新的英译本出现。英国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在中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方世界一领风骚。 -
浙江文史记忆——椒江卷历史观照现实、远观未来,文化浸润时代、推动进步。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牵头编纂的《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以大历史观的视角,重点讲好浙江历史上的文史记忆故事,生动叙述重要历史演进、重要历史任务、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文脉,多视角展示了浙江历史文脉、浙江文化风采、浙江精神风骨,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属性和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浙江韵味,是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成果。特别是这套丛书较好地突出了“八八战略”对浙江新时代发展的引领作用,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浙江发展的重大成就,为读者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成果提供了有益参考。 -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 -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端午安康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我们的告白
推荐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