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报 | “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冲上热搜!这些岗位供不应求

今早,“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话题冲上热搜。


图片


《光明日报》发布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相关结果数据。


课题组于2021年6月起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34所高校,样本量超过2万人。部分结果如下:

  

学历越高收入越多。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


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均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增加,反映出就业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稳中有升。

  

  • 分学校类型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月起薪最高,为10827元;其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7346元;第三是普通本科高校,为6043元。


  • 分学科门类看,工学、理学和交叉学科位居前三名,分别为8341元、7909元和7838元。在高考志愿中受热捧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没有在收入上显示出特别的优势。


  • 分就业地区看,东中西地区的月起薪分别为7620元、5868元和5512元,东部地区就业的收入相对较高。


此外,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显著,升学比例为29.3%,比2019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这些岗位“供不应求”


从行业种类来看,随着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深化,与数字化、研发创新相关的岗位不断涌现且招聘需求量较大,如大数据分析师、自动化控制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芯片工程师、反欺诈算法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等等,“供不应求”趋势明显。


“个人认为学生要勇敢尝试。目前我们统计的情况显示,在研究生、本科生、职业院校学生三个群体里,本科生就业是相对推动难度大的,希望学生能够在秋招多尝试,前期努力准备,后期要抓住机遇、放弃‘执念’,先就业后择业,在社会磨炼中一步步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成长,达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天津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处长杨明说。


图片


图片


华语之声成立于2005年,是经国家批准的浙江领先的网络广播。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蜻蜓FM同步收听。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天天读报”第600期,2022年1月5日《浙江工人日报》的精彩报道。



1、我省5个集体和7名个人分别获评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宁波北仑“快递小哥”化身核酸检测样本护送员。
 
3、我省公布首批十大省级示范智慧商圈,涵盖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中心商圈。



来源:浙工之家

阅读 6932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浙江文史记忆——椒江卷
    浙江文史记忆——椒江卷
    历史观照现实、远观未来,文化浸润时代、推动进步。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牵头编纂的《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以大历史观的视角,重点讲好浙江历史上的文史记忆故事,生动叙述重要历史演进、重要历史任务、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文脉,多视角展示了浙江历史文脉、浙江文化风采、浙江精神风骨,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属性和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浙江韵味,是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成果。特别是这套丛书较好地突出了“八八战略”对浙江新时代发展的引领作用,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浙江发展的重大成就,为读者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成果提供了有益参考。
  2. 心灵花园2025
    心灵花园2025
  3. 宋韵文化
    宋韵文化
    不久前,凯旋街道金秋花园社区金色年华舞蹈队参观了上城区宋韵文化馆。我们走过南宋御街、清河坊,来到了城隍山边上的宋韵文化馆。若说宋韵,首看上城。作为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的上城,是南宋文化的发祥地,宋韵文化传承的中心,这里曾见证了南宋的繁华盛世。在近距离感受和接触宋朝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了解宋代人在杭州的风士人情、美食文化、历史名人以及展览各种精致生活的小模型后,不禁让我们感叹宋人的聪明和智慧。从宋服,宋画,宋代各种小工艺品中,我们看到了宋代文化的繁华和发展。参观过程中,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宋文化的喜爱,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美好生活以及共同富裕的热情和向往。
  4. 红十字关注青少年成长特别节目《青春期=叛逆期?》
    红十字关注青少年成长特别节目《青春期=叛逆期?》
  5. 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
  6.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7. 我们的告白
    我们的告白
  8.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9. 杭州中秋祝福
    杭州中秋祝福
  10.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