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集卡司机王庆:20年“坚持” 雕琢匠艺 传递匠心

图片

“最后1米!”“30公分!”“脱离!”

随着口令的下达,浙江海港集团下属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王庆和林元章合作完成了“集卡车夹鸡蛋”的硬核挑战,两辆总长35米的集卡车夹住直径仅有5厘米的鸡蛋,同向行驶20米后准确投入预定位置。在令人拍案叫绝的技术背后,是王庆22年的执着和坚持,把牢人生的方向盘,在集卡车驾驶室的方寸间,诠释着货运司机的“匠心”。

图片

王庆驾驶车辆。

王庆是浙江海港集团下属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运公司)港外作业队集卡四班班长,从18岁成为货车驾驶员,到40岁站上第十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中交兴路杯”道路货运汽车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的最高领奖台,他始终保持着坚持不懈、刻苦学习的态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成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工匠”……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荣誉都越发激励着王庆更加勤奋和努力,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刻,他还在忙着接受培训,充实自己。

在王庆看来,不管干什么工作,日复一日的钻研求索,在工作中积累精进的技艺,不断超越自我,刷新行业标准的高度,雕琢匠心匠艺,就是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而他一直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不论是刚参加工作考取驾照时的坚持学习,还是为了提高效率苦练技术,再到十几年如一日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规范操作,王庆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

“十几年的日常行车中,每次在灯控路口等红灯,作为头车停车时,我都会要求车前保险杠距离停止线1厘米的间距,一开始会有误差,次数多了就练就精准停车的本领,正是这样的要求,成就了我在每次大赛中对精准要求的把握。”王庆说。

图片

王庆参加全国大赛。

在获得全国冠军的过程中,已是不惑之年的王庆面临着理论、体能、技术等多方面的巨大挑战,他白天注重体能和操作技巧的训练,晚上背理论知识,不论刮风下雨,王庆每天准点在停车场“打卡”。甚至整个国庆小长假,他都泡在公司的停车场,用借来的集卡车在场地里操练,即使是日常工作中几乎不涉及的项目,他也逐一分解技术动作抠细节,力求做到“零失误”,期间甚至忍着腰伤坚持训练。“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就是怀着这样简单而坚定的信念,王庆以省赛选拔赛、省赛正赛、全国大赛浙江选拔赛三连冠的成绩跻身全国大赛,最终摘得桂冠。

荣誉是对付出和奋斗的最好肯定,而其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争得荣誉过程中给人带来的提升。不论是全国冠军,还是完成“集卡车夹鸡蛋”的挑战,都是日积月累后的技术提升,而这也与司机的日常工作要求相辅相成。王庆认为,只有一直用标准的操作手法,精益求精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成就技术技能的提升,好的工作方法也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操作的规范和高超技艺技能的养成,更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条件。据悉,王庆从业至今始终保持着上岗以来未发生主责事故的良好记录。

图片

王庆(右)与林元章参加全国大赛领奖。

值得一提的是,一起完成“集卡车夹鸡蛋”挑战的王庆和林元章是一对师徒,在第十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中交兴路杯”道路货运汽车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师徒俩包揽了冠亚军,并荣获团体第一名。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宁波舟山港集装箱业务量不断增长,集卡司机的需求也不断提升,王庆也意识到了尽快培训新司机,帮助港口扩大作业能力的重要性,并主动承担起了培训的责任。

早在2016年,王庆就客串过一阵子集卡培训教练,在其他司机眼里这是个苦差事,而正是身上这股子“坚持”的劲头,让他一点都不畏难,“没有教不好的徒弟,只有不适合的方法。”王庆说,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认真负责的考评,精益求精的要求,是对每一位上岗职工的关爱,也是对单位最好的负责,更是对培训工作的价值体现。

培训之初,王庆发现,尽管讲解示范倒车、移库多次,但学员们还是失误连连。为了让大家更快更直观地学会关键要领,王庆分解每一个动作,开始逐一研究培训要领,他用电脑绘制了现场图纸,拿黄色油漆标注各关键点,从修理厂找来废旧铁板和钢管焊接了参照杆,对学员进行悉心教导。“我觉得集卡驾驶培训工作的关键还是要从职工的安全意识、操作规范抓起,方法就是注重统一的培训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标准的操作手法,促进职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图片

王庆与同事学习车辆理论知识。

如今王庆已经被聘为集团中级内训师和考评师,参与制定高级工考评方案和集卡司机操作证考评,还牵头制定集运公司港内集卡司机的培训计划,仅2021年,经王庆培训上岗的新司机多达780余名。



来源:浙工之家

阅读 6217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心灵花园2024
    心灵花园2024
  2.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
    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
  3. 阿来来了
    阿来来了
    8月9日,盛夏的杭州,阿来要来了,他从藏地来,带着《云中记》而来。 阿来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尘埃落定》,曾经迷倒大江南北的读者们。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呼唤。”这是《尘埃落定》的开头,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们开始认识一位神秘、独特、充满诗性的作家——“阿来”。随着这部如雷贯耳的作品,阿来这个名字,也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也就此“尘埃落定”。 在阿来的笔下,万物有灵,万物皆有生命,生命之美,绽放神性之光;他以深邃而厚重的笔触,写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由神性的向往,一种对生活对人类的反思和对大自然的亲近,以文字塑造一个“阿来的世界”,给我们带来沉思后的心灵沉静。 作为茅盾文学奖最年轻得主,阿来在《尘埃落定》后的二十年间,相继推出了《空山》《格萨尔王》《瞻对》《蘑菇圈》《云中记》等艺术上不断创新的作品。 《云中记》的最后,阿来写下了这两行字: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动笔。 ”2018年国庆假期完稿。” 一本被视为“安魂曲”的书,就像一块静静伫立的纪念碑。纪念碑刻不下28万字,但可以刻下以上的两行字。 十年。这世界变化快,沧海桑田,有些东西停留了,有些东西不曾停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个人都要往前走,面对新的世界,面对新的命运。那种人们称之为使命感的东西,对于早已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阿来来说,又是什么? 离地震那年,一晃已经12年了。有人问:地震那年你多大?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与死亡、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阿来想了十年。《云中记》,能否给出一个答案? 8月9日下午3点,钱报读书会邀请来著名作家阿来,在杭州纯真年代书吧(西湖景区北山街32号保俶塔前山路8号)来聊聊从藏地到江南,从云中到地面的那些事。 阿来,来了,你,来吗?
  4. 赵玉泓作品
    赵玉泓作品
    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5.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6.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7. 天天读报
    天天读报
    华语之声、浙江工人日报联合出品
  8. 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
  9. 我们的告白
    我们的告白
  10. 医脉传承
    医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