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余名考生今天参加高考!忘记带准考证也能顺利进入考场
@AI主播:小华
今天早上
浙江省36万余名高考生
分别走进省内的
1.2万余个高考考场
为梦想拼搏
这是充满变化与机遇的时刻。对考生来说,面对它,是成长也是挑战。而考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了高考的顺利进行,浙江各界做了充分准备。
【9:00】
今天,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学校特地准备了大蛋糕和印着各种祝福语的可乐,祝所有考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8:42】
在金华的方格外国语学校,高考生家长施女士一大早就来到了考点,她身穿旗袍,神采奕奕。她说:“穿旗袍寓意着‘旗开得胜’,孩子正常发挥就好,我对她有信心。”
【8:31】
在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考点,高三段老师们身着红色T恤,列队在备考楼门口,为考生加油。考生们纷纷与老师拥抱、击掌。
在浙师大附中考点,考生张喆泽同学在校门口等待,他显得比较淡定,疫情对他而言,并没有造成特别的影响。他信心满满地说:“我已经做好十足的准备迎接高考。”
【8:30】
在杭州市余杭中学门口,一家人送哥哥进考场,爸爸妈妈和妹妹祝哥哥考出好成绩。
【8:15】
在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考点,考生们围坐在考场门口的阴凉处做最后一次温习,准备进入考场。一些考生戴着有加油字样的红色口罩,手持加油旗子,还有的衣服上贴满了加油字样的爱心,这些都是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
【8:14】
宁波效实中学的马老师为考生准备了“马到成功”的福包,现场送给学生。里面有两张学校的明信片、两条巧克力和一个绿马定胜糕。
【8:10】
早上8点10分,杭州学军中学考点门口,有一位考生忘记带准考证,通过刷脸顺利进入考场。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杨凯锋说:“今年浙江省利用大数据优化信息查验方式,考生进入考点首次实行‘一屏通览,快速通过’。即考生刷身份证,一屏同时出现本人准考证、健康码、行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核酸检测信息等‘五码合一’,部分考点还可同时查验体温即‘六码合一’。考生进入考点仅需带好身份证,进入考场则继续采用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
【8:05】
在金华浙师大附中考点,高考接送车到达,考生们健步走向考场。
【8:02】
在杭州,爱心车队的出租车司机汪师傅、周师傅也早早等候在门口。第一年报名参加爱心车队的他们,接到的任务是在杭州人民职校门口等候,考生有紧急情况随时可用车。
两位师傅还带了创可贴、霍香正气水、保济丸、铅笔等各种应急物品。他们还在现场热心地当起志愿者。周师傅负责提醒学生刷市民卡进考点,汪师傅则帮着引导校门口的交通。
【7:56】
在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来自外校的考生乘坐送考专车抵达。今天在这一考点,共有来自本校和外校共1100多名考生参加考试。
【7:53】
杭高贡院校区考点外,不少家长穿着旗袍前来送考。“之前女儿中考的时候,我就穿了旗袍,她发挥得不错,所以今年高考我又穿上了。昨晚家长们也约着一起穿旗袍,讨个好彩头。”家住考场附近的黄女士说。
【7:35】
杭州人民职业学校是本次高考单独考试招生的考点之一。早上7点35分,考生们正在陆续进场,校门口准备了临时隔离点。
今天,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7点半,考生们陆续进校。校门口放着三台读卡机,考生刷身份证后进行人脸识别就能进校园。有几位同学忘记带身份证,按照工作人员提示,输入身份证号后6位,也顺利通过。
考生在非考试时段应佩戴口罩,建议考生在考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备用隔离考场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
进入考点时,配合测量亮码,保持人员间距。
候考期间,人员间隔1米以上,不聚集、不聊天。
考试结束后,按指令有序离场。
一旦健康监测异常,或考试期间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主动配合考点管理。
注意!今年高考期间,浙江全省各市考场周边相关路段均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多地考点只允许接送考生车辆临时停车,部分考点周边采取机动车临时管控。
杭州交警推出6项服务措施,其中,有求必应:考试期间,考生及其家长可直接向路面交警进行紧急求助,杭州公安交警将随时接收并第一时间提供交通出行的服务与帮助。
宁波交警部门确定:0574-81981000为服务热线。考生如在道路上发生突发情况可以拨打,交警将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应帮助!
温州交管局高考求助热线:0577-88300122
湖州交警应急求助电话:
舟山爱心车队为学子们保驾护航。普陀大干社区新居民志愿服务队公布了5个高考接送预约服务热线,为住处偏远或其他不便的考生和家长送上接送服务。高考期间,爱心直通车队均在考场外等候,凡考生或家长皆可免费接送,也可提前预约,专车接送。5个预约服务热线为:15957096769杨队长;18606808735王队长;13587048523高队长;15606800158李队长;13575634144曹队长。
广大考生与家长,提前熟悉考点路线,合理安排出行。谨防交通拥堵,为入场检查预留充足的时间。如遇意外,请及时报警求助。
来源:浙工之家
编辑:刘文英
-
宋韵文化不久前,凯旋街道金秋花园社区金色年华舞蹈队参观了上城区宋韵文化馆。我们走过南宋御街、清河坊,来到了城隍山边上的宋韵文化馆。若说宋韵,首看上城。作为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的上城,是南宋文化的发祥地,宋韵文化传承的中心,这里曾见证了南宋的繁华盛世。在近距离感受和接触宋朝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了解宋代人在杭州的风士人情、美食文化、历史名人以及展览各种精致生活的小模型后,不禁让我们感叹宋人的聪明和智慧。从宋服,宋画,宋代各种小工艺品中,我们看到了宋代文化的繁华和发展。参观过程中,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宋文化的喜爱,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美好生活以及共同富裕的热情和向往。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该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杭州宋韵,最是“上乘”!宋韵,两宋文化的精华所在,代表了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峰。 若说宋韵,首看上城。杭州市上城区,作为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南宋文化发祥地、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是全国宋韵文化积淀最为深厚、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一个上城区,几乎承托了所有的南宋繁华。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吴芸荐好书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环球音乐转不停》专访F.I.R.飞儿乐团飞儿乐团携带你的青春记忆上路 做客华语之声《环球音乐转不停》 让我们跟随节目了解他们的音乐故事 一起解读新专辑《末日青春:补完计划》 暌违多年 他们,还在坚持音乐梦想 期待飞儿乐团在节目中 能够鼓励到更多的追梦的年轻人!
-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作者简介: 王小青,曾用名王青青,出生于教育世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语协会会员,致公党杭州下城基层委党员,任职于某民主党派宣传处。英语本科学历,曾任教英语、音乐。诗歌、散文、歌曲、诗评,分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星河》《人民网》《诗刊》《中国女诗人》《中国爱情诗刊》《慈怀诗会》《中国致公》《温州文学》《墨池》等报刊杂志与“喜马拉雅”“荔枝”“华语之声”“杭州之声”“晚安金华”等有声平台,并多次获省市级各类奖项。出版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
红十字关注青少年成长特别节目《青春期=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