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清光绪地图上的街巷:绍兴地名有七成消失

百年间,古城地名现存不到30%

“我曾参与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图集》,由此对地名研究产生了兴趣和关注。绍兴地名富有浓厚的历史人文和风土民俗气息,近一年来,一有闲暇,我就去环城河以内的绍兴古城走走,对照地图,实地考察绍兴现存的地名情况。”谈及调查地名的初衷,张明祥这样说道。

走访古城时,张明祥随身会携带一张地图。这张地图,便是绘制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绍兴府城衢路图》。

张明祥重绘的《绍兴府城衢路图》


为了更方便使用该地图,张明祥还对该图进行重绘,做到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近一年来,张明祥走遍了古城的角角落落,却得到了一个让他唏嘘的数据: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所记载的483个地名,现存131个,占27%,消失352个,占73%。

对地名存在和消失的认定,张明祥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归为存在的地名,有几种不同情况。一种是明确无疑的,这些地名有民政部门明确的地名牌,现在的地名牌名称与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一致。另一种情况是值得商榷的有的地名,现在的地名牌名称与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不一致,但是绍兴方言读音一样,这类地名基本上也认定为存在,如小教场(小校场)、司弄(试弄)、目连桥(木莲桥)等等。第三种情况是:原来的地物已经消失或在附近重建,现在的地物借用了原来的名称如八仙桥、仓桥、狮子桥等,也被认为没有消失。”张明祥说,从1892年到2019年底,短短100余年间,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记载的地名消失情况是惊人的,有必要引起重视。

老地名更换新名

“由于历史变迁、受某种思潮和运动的影响,一些街巷、里弄等老名称被更换了新名,从而造成部分老地名消失。”张明祥举例说,如“上大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更名为“大庆路”。“宝珠桥”的桥栏石上有“光明桥”字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叫“光明桥”,不过现在已改回原名。“火珠巷”,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光明路”,本世纪初,筹建绍兴大剧院,沿街住户全部拆迁,现在除了绍兴大剧院以西至宝珠桥东100米左右仍称光明路外,东段已成为城市广场的一部分。此外,“硝皮弄”现在的弄名叫“和平弄”,“大王庙前”现在叫“钱王祠前”。

老地名因历史原因永久消失


一、被日寇烧毁的大善寺

“也有地名所指称的地理实体因战争等历史原因荡然无存。最典型的莫过于大善寺了。”张明祥说,“大善寺”在日寇侵入绍兴城时被日寇烧毁,上世纪50年代末,寺废被拆,“大善寺”这个地名就消失了。


日军侵华期间,绍兴县城内从大善寺到清道桥一带的房屋被烧毁,原绍兴县政府、警察局、地方法院等建筑和古迹越王台均被烧毁,共烧毁房屋3049间。(段文字来源:柯桥网)


大善寺旧照(来源:绍兴E网)


二、地名因城市改造而消失

此外,更多的地名消失,皆因所指称的地理实体因城市改造、道路拓宽、河流被填而消失。诸如“让檐街”和“石柱头”现在是“新建南路”的一段。“狮子街”“秋官地”“目连巷”现在为鲁迅路的一部分。此外,中兴路和人民路的建造,也造成大量的地名消失。

因方言发音或误传导致地名有出入

 “很多地方,用我自己定的那套标准里,我判定没有消失,但其中的很多地方,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会影响人们对于一地的认知,产生误解,也会造成历史记忆的丢失。”张明祥说。

在采访中,张明祥提到了“染棚弄”这个地名,现在叫“单棚弄”。在绍兴方言中,“染”(rǎn)和“单”(shàn)读音相近,但何时变成了“单棚弄”,张明祥不得而知。“走访中,我看到‘单棚弄’内院子里有一口大井,听当地居民说,这里以前是染布取水用的,染坊是一个施姓坊主开的。”

让张明祥印象深刻的,还有草藐弄。《绍兴市志》记载:草貌桥,在草貌弄口。“草貌桥”“草貌坂”2个地名均已不存。

“在古代,此处曾为征税之处,绍兴俗语常把征税之所称作‘貌’,又由于这里草木茂盛,故名草貌。”张明祥解释说。

宋嘉泰《会稽志》卷十一对“草貌”一词作了记载:“旧传此地在州城外,俗谓征税之所为貌,此以在郊,故名草貌。”宋代有“草貌坊”,从明代始,“草貌坊”名消失。此后,仍将原草貌坊区域内的桥、河、田野、路等用“草貌”之名,如:草貌桥、草貌坂、草貌弄等。民国时期,为何将“草貌”误写成了“草藐”,已难以说清。在绍兴百姓的口里,仍念“草貌(mào)弄”,不念“草藐(miǎo)弄”。

地名消失易造成历史记忆丢失

在张明祥看来,在地名重新命名的过程中,人为的不严谨,也会造成出错,最后,丢失本来的历史含义。

“‘鱼化桥’作为一座桥已经消失了,因为有了‘渔化桥河沿’这个路名,我姑且认为这个地名没有消失。有绍兴市民认为现在的‘渔化桥河沿’应该写成‘鱼化桥河沿’。这条路得名的原因是这里曾有一座桥叫鱼化桥,因此这条路也应该叫鱼化桥河沿。”这其中的争议,也是张明祥在走访中发现的。

渔化桥河沿

在他看来,“鱼化成龙”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故事。而渔化桥,就没什么实质意义了。且在绍兴的古籍中,都是写成没有三点水旁的“鱼”。在渔化桥河沿,过去确实有一座“鱼化桥”,在一些绍兴的古籍中也确实都写成“鱼化桥”。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代,一直到1980年出的地名志,这座桥始终被叫作“鱼化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条路被叫做“鱼化桥河沿”可能更为合适。“如今‘渔化桥河沿’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如果再改回来,反而会不习惯。”张明祥说。

除了鱼化桥之外,张明祥还提到了宝祐桥。《绍兴市志》(卷5第三章市政建设)记载:宝祐桥,在今劳动路。宝祐桥建于宋宝祐元年(1253),四墩三跨梁式石桥,位置在今劳动路与保佑桥直街间,与八字桥同一时代。“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填河造路拆桥,宝祐桥消失,与之相对的地名,便是保佑桥河沿。”在张明祥看来,宝祐桥以宝祐年号命名,有特定的含义,“保佑”两字也反映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这或许也是地名演变的过程中,一种值得被推敲的现象。

“老地名承载着绍兴古城的文化和当地百姓的情感、乡愁,我们应该充分知悉地名变更的利害,尊重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避免重名、洋名、怪名等倾向。应立足保护,继承创新,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遵循地名命名和演化规律,避免乱改地名而造成大量地名文化遗产无端消失,并不断丰富地名文化内涵和外延。”张明祥说。

据《绍兴历史地图考释》(中华书局,2013年6月)记载:《绍兴府城衢路图》绘制于光绪十八年(1892),为绍兴历史上第一幅府城测绘與图。

绍兴地理信息测绘专家张明祥以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为蓝本,对图上标记的所有绍兴地名作了考察研究、梳理和解析,得出绍兴地名的现状:在百余年里,古城绍兴的地名消失了七成。

来源:绍兴网


责编:张佳瑶

总编:徐忠友


地名文化频道由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之江地名研究院主办

阅读 4221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七夕,愿你遇良人,暖色浮余生
    七夕,愿你遇良人,暖色浮余生
  2. 医脉传承
    医脉传承
  3.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支持武王的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成书年代不可确考,一般认为在明穆宗隆庆至明神宗万历之间。 全书内容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其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武王姬发封列国诸侯结束。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
  4.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
    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
  5.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
    《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7.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8. 医脉传承
    医脉传承
  9.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10.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