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三十年 结下地名缘

海岛三十年  结下地名缘

 王建富


1989年春天,因为做毕业论文的需要,我机缘巧合地在杭甬列车上结识了舟山籍的校友。

没多久,从杭州大学地理系毕业后,我通过双向选择,来到舟山市民政局从事海岛地名工作,从此与舟山群岛结缘,与舟山民政结缘,与舟山地名结缘。

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来说,舟山方言比较难懂,而做海岛地名工作又必须下渔村跟老百姓交流。好在当年冬天,我被派到一个工作组进驻盘峙乡,每天住在当地人家里,与他们同吃同住,两个月下来,已经能听懂舟山话。

我喜欢跟老百姓聊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与群众都有共同的话题。就是在那里,我听到了很多地名故事,包括“大小颠倒的地名”等就是从当地人口中得知的,这让我感到地名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与当地的文化历史密切相关。

地图调绘是地名工作的基础,年轻的我对此充满热情,很少宅在办公室,有时调绘一出门就是一整天,把城区的大街小巷都跑遍,直到伸手不见五指才回寝室。那时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吭哧吭哧地骑到目的地后再步行,脚起泡是经常的事。去农村,先把自行车用“三卡”装到当地,再骑车、步行进行调绘。


岱山东沙、嵊泗嵊山等离岛乡镇我都是一个人背着包去。

有一次在东沙进行调绘,忽然大雨如注,我第一个念头就是用小小的雨伞挡住地图,任凭人被大雨被打湿。正是这样的忘我和投入,让我很快熟悉了舟山的各种地形地貌,也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来从事海岛地名工作的近30年里,我跑过近600个岛屿,拍过数以万计的照片,搜集整理了数百万字的海岛地名信息资料。

依靠地名,帮失联亲友再相逢

地理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初学时属于文科,到了大学又归属理科。而我在从事地名工作时,也有一种“文理交融”的感觉,地质地貌、地图测绘等需要理性思维,而地名又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甚至还凝结着各种情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舟山籍台湾老兵写信回来寻亲,这批老兵大多没有文化,就在街上找人代写书信。可能有的普通话不准,有的离乡多年记忆出错,地址写得不准确,寄到舟山后邮递员送不出去,就拿到地名办来,让我们想办法帮他们找。

我们像猜迷一样“破译”正确地址。其中,有封寄到定海县欧亚红村的信,让人很费思量。我在前辈的指导下,通过查书、查资料,最后聚焦到岱山县泥峙镇的江窑湖村,那时候装电话的人家很少,我电话打到生产大队,问有没有这样的人,对方说:“有,确实有这样一户人家,儿子曾被抓壮丁去台湾了。”

有一位四川成都籍去台老兵,1950年曾随军队在舟山驻扎过,两岸三通之后,曾多次来舟山寻找故人叙旧。结果,来了几次都没找到,他就买了份旅游地图,看作者是我便给我写了一封信,画张示意图,让我帮忙找。我判断可能是在白泉,陪老人一起找,当走到山边看到一口井时,他说有点像了。再往前走,碰到一个78岁的老先生,正是当年的旧相识。

看到几十年失联的亲人、朋友在我们的帮助下再次重逢,我很开心。对我来讲,既做了好事,又是一种学习,查资料、跑实地,“份外事”让我熟悉了舟山的地名。

参与编纂我国第一部反映海岛全貌的大型工具书


2009年底,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齐连明研究员来舟山考察,来到市地名办调研时,对舟山市率先开展的海岛地名标准化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今后要多交流、多合作。

本来,我以为齐先生的讲话仅仅是一种礼节性的表态,没多久就因工作繁忙而淡忘了。

没想到数月之后,上级通知我去北京开研讨会。原来,齐先生没有忘记我这个曾有一面之缘的基层地名工作者,专门向吕司长汇报,要求让我参与相关工作。就这样,我成为全国基层地名工作者的代表,经常性地参加一些国家海洋局召开的小型技术研讨会或评审会。

其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我同时要参加杭州的一个会议,时间上有冲突,我回复说无法按时到会。没想到吕司长指示将会期推迟一天,请我在杭州会议结束后即飞北京,这种对基层地名工作者的尊重让我深受感动。

2010年春节前,舟山市史志办包江雁主任给我打来电话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派员来联系,希望能够与舟山合作编纂《中国海岛志》浙江卷第一册和浙江卷第二册,他推荐我参与这项工作。

在舟山市民政局领导的支持下,我将地名办的日常工作托付于年轻同事,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海岛志》浙江卷第一册和浙江卷第二册的编纂工作中。为了方便工作,我自费购买了新电脑,争取收集两套同样的参考资料,单位放一套,家里放一套,白天在单位写,晚上接着在家工作到11点以后。

如果资料只有一套,就早上拎着坐大巴去单位,下班再拎回家。冬天最辛苦,经常冻得手指发麻,即便遇到出差和春节,我也不间断,这样的工作节奏持续了近两年时间。

2012年2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中国海岛志》编纂任务验收会,专家们认为,该志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反映海岛全貌的大型工具书,首次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我国海岛的详细信息和要素,通过验收,并将该任务成果评为优秀。这个项目还获得2013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我成为该项目中唯一海洋系统之外的获奖人员。

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付出绵薄之力


2012年9月13日下午,我接到上级通知要我连夜赶去杭州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14日到达会场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关于钓鱼岛海域自然地理实体标准名称命名方案的评审会。考虑到这项评审的难度有点大,起初并没有推选专家组组长。

会上,我从舟山海洋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评审意见。

比如,我注意到一个海蚀柱,由此联想到我国沿海地方志对“海蚀柱”的记载和历代名人对它的描述,而且舟山本岛也有类似的海蚀柱,渔民对它们很崇拜。于是我建议,将赤尾屿上的海蚀柱命名为系缆石,其深层含义是,任凭风云变幻和风吹浪打,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牢牢系在祖国的山水间。

我还建议将钓鱼岛上的一个港湾命名为顺风港,其寓意一是中国最早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明朝史书《顺风相送》就将之记载为“钓鱼屿”;二是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常年到钓鱼岛海域捕鱼,出海时讲究顺风顺水。

我的建议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认可,最后确定我为专家组组长。一星期后,经国务院批准和授权,国家海洋局向全世界发布了我国钓鱼岛海域部分地理实体26个标准名称,“系缆石”“顺风港”名列其中,我也因此实现了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付出绵薄之力的梦想。

人一定要多做事才能成长

     一位朋友跟我说,除了做学术,你还要做些普及性的东西,让老百姓了解更多的地名文化。我很认同,所以尽可能抽出时间到社会讲堂、媒体公众微信号上宣传地名文化。

2011年,我参加了科教片《海岛迷踪》的拍摄工作,为“塌东京、涨崇明”神话传说作了科学解读,该片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后效果不错。

3年前,受本地媒体邀请,我在微信公众号上每周推送一篇通俗易懂的地名漫谈,阅读量稳定在3000人次左右,好的能破万,后来还据此编写了《地载海山 名志千岛——鲜为人知的海岛那些事儿》等通俗的社科科普读物。

从事地名工作几十年,虽然一直忙忙碌碌很辛苦,但我个人也因此获益良多。很多工作对我来讲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增长了知识,积累了资料,结识了朋友,个人的能力和工作作风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甚至改变了人生的发展轨迹,不再局囿于舟山地名,走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也因此有机会推广舟山的海洋文化。

机遇源于偶然,成就源于勤奋,人一定要多做事才能成长。



人物简介:王建富,海岛地名专家,浙江江山人。

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地理系,曾获2013年年度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行业中唯一的地名领域领军人才;

2 016年10月,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连续三届被评为舟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为舟山市资深拔尖人才。


总编辑:徐忠友

 

地名文化频道由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主办



阅读 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