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报 | 新冠疫苗还未覆盖3岁以下婴幼儿,这些宝宝如何预防感染? 工报新媒体 浙工之家 2022

天天读报 | 新冠疫苗还未覆盖3岁以下婴幼儿,这些宝宝如何预防感染?

@华语之声主播CiCi

近日,浙江各地实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许多人关心,目前接种新冠疫苗有年龄限制,一般不建议3岁以下婴幼儿接种,那么这部分没有新冠疫苗“护体”的宝宝该如何预防感染?记者梳理了各地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的相关内容。


3岁以下婴幼儿对新冠易感吗?症状如何?


儿童属于新冠易感人群,且3岁以下没有新冠病毒疫苗覆盖;但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儿童感染新冠后临床症状比较轻,3至5天就能恢复,症状以发热、咳嗽、腹泻、呕吐为主,发生肺炎和重症的概率比成人还低。另一方面,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小,暴露风险也比较小。从国外的病例看,90%属于家庭聚集性发病,也就是父母把病毒传给小孩。


因此,年轻父母没有必要过度焦虑,只要做好自身防护,避免把孩子带到高风险区或者人流密集场所,在家里注意做好通风和手消毒,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就能有效降低孩子被感染的风险。


有婴幼儿的家庭,要注意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第一,现在是秋冬季,虽说有新冠病毒的流行,但不要忘记还有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的感染会造成孩子发热。一旦孩子出现发热,一定要注意观察。


若是在中度或者低烧的情况下,精神和食欲都还好,体温烧得不是很高,可减少包被,多喝一点水,持续观察。如果孩子体温升高得比较明显,出现食欲下降、呕吐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二,家庭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要避免孩子去高风险区暴露,以及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避免去封闭的环境中等等,尽可能减少暴露风险。同时,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如饭前便后勤洗手等。


第三,根据国内外儿童病例的发病情况来看,儿童感染新冠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家庭聚集性发病占比高。目前资料显示,儿童病例由家庭聚集引发的高达90%以上,主要是因为婴幼儿跟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时间比较多,因此,提醒包括父母在内的家庭成员一定要接种新冠疫苗,给孩子筑牢避免感染新冠的“防火墙”。


另外还要提醒家庭成员,尤其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如喂奶、换尿片时,务必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家庭要注意通风;保证孩子的营养供应等。


图片


华语之声成立于2005年,是经国家批准的浙江领先的网络广播。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蜻蜓FM同步收听。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天天读报”第829期,2022年12月6日《浙江工人日报》的精彩报道。





1我国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


2、杭州余杭区五常街道荆山安置房项目开展“清廉工程”共建活动。

3、温岭市箬横镇总工会联合残联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



编辑:陈琳

来源:华语之声

阅读 5417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浙江省举办首届红十字 “人道公益品牌项目”推介会
    浙江省举办首届红十字 “人道公益品牌项目”推介会
    9月12日,浙江省红十字会在杭州举办了全省红十字会系统“人道公益品牌项目”推介会
  2. 火花百年 光耀中华
    火花百年 光耀中华
  3. 西湖遇见爱
    西湖遇见爱
    西湖遇见爱诗歌朗诵分享会
  4.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5. 吴芸荐好书
    吴芸荐好书
    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6.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
    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7. 杭州中秋祝福
    杭州中秋祝福
  8.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9. 医脉传承
    医脉传承
  10.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