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研究所丨处暑养生指南,安稳度金秋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 处暑。"处" 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 即意味着炎热的暑天正式落幕,古人云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道出了这一节气的独特意义。


秋凉渐起,温差暗藏玄机

处暑是气温变化的转折点,此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明显拉大,"一场秋雨一场寒" 的特征愈发显著。此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阳气也随之内收,养生需顺应这一变化。

秋季燥气当令,"秋燥" 易伤人津液,导致口干、鼻干、皮肤干燥等不适。中医认为,肺属金,旺于秋季,且肺喜润恶燥,故秋季养生首重养肺,遵循 "秋冬养阴" 原则,护阴润燥是关键。


饮食调理:减辛增润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处暑饮食需牢记这些要点:

●少吃椒、葱、蒜等辛辣之物,多吃芝麻、糯米、乳品等柔润食物。

●白色食物入肺,银耳、百合、莲子、白萝卜等是润肺佳品。

●老鸭味甘性凉,是滋阴润燥的时令首选,可尝试白切鸭、荷叶鸭等做法。

●早餐喝百合粥、银耳粥等温热粥品,健脾又润燥。

●多喝水防秋燥,晨起一杯温水,晚间可饮蜂蜜水。

此外,立秋后可多吃扁豆,其能去湿健脾、助消化,尤其适合 "长夏" 时节食欲不振的情况,但需注意烹饪时务必熟透,避免中毒。


起居养生:顺时调身

处暑后养生,起居作息需做好这些调整:

早睡早起:


顺应阳气收敛,早睡避秋肃,早起舒肺气,可每天多睡一小时或中午小憩,缓解 "秋乏"。

适度秋冻:


遵循 "春捂秋冻",但老人、小孩及体弱者需及时添衣,尤其夜间注意腹部保暖。

通风换气:


多开窗让空气流动,白天室温不高时别开空调,保持空气清新。

泡脚养生:


睡前泡脚可促进循环,加艾叶、生姜等效果更佳。


情志与运动:平和适度

秋意渐浓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需注重精神调养:

●保持乐观平和,可通过听音乐、书法、钓鱼等安定神志。

●中医认为 "多言伤气",秋季宜少言以护肺气。

运动方面,秋高气爽适合户外活动:

●选择散步、瑜伽、登山等轻松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耗阳气。

●常伸懒腰能缓解秋乏,促进心肺功能。


处暑至,秋意渐浓,愿这份养生指南能助你顺应天时,调和身心,在清爽秋日里收获健康与惬意。


阅读 463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加利利海边——访谈节目
    加利利海边——访谈节目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或高山或低谷,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不免让人陷入负面思想和情绪当中。“网抑云”、“emo”、“早C晚A”似乎成为了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标准配置。本节目旨在通过分享自己或是身边听说的或好或坏的故事来告诉那些正在舔舐自己伤口的人们“大多数人的生命进程都是相似的,并不只是你一个人正在面临困难、孤立无援”,从而成为激励大家继续前行的动力。
  2.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3. 赵剑文|《中国茶文化》茶农老赵说茶
    赵剑文|《中国茶文化》茶农老赵说茶
    赵剑文,又称“茶农老赵”。 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茶学系1977级学员。毕业后,长期从事茶叶的种植、制作和经营管理相关工作,对于茶,有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验,是国家一级茶叶评审师;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目前,赵剑文在千岛湖姥山岛专事原生态茶,是四不茶园(不除草、不修剪、不施农药、不施化肥)的守护者。此事已经做了十二年,以一个人的力量,尽自己所学,作长期不懈的努力。世界变化精彩纷呈,茶农老赵专注好茶。
  4. 天天读报
    天天读报
    华语之声、浙江工人日报联合出品
  5.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6.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7. 给共和国的一封情书丨中华颂
    给共和国的一封情书丨中华颂
  8.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9.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10. 医脉传承
    医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