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研究所丨寒露养生:寒露后这些养生诀窍要记牢

寒露一至,秋意渐浓,风里藏着的凉意愈发明显。此时天地间阳气渐收、阴精渐藏,正是调养身心、为过冬打基础的关键期。
那么在这个时节,有什么养生之道呢?
这份寒露养生指南,教你抓好起居、饮食、运动防护这三大核心,轻松护好健康,安稳度深秋!

养生指南


01
早睡暖足
筑牢健康“防护墙”
寒露后养生,先从“睡”和“暖”入手。古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能帮身体好好收纳阴精,让脏腑得到充分休整;早起则能顺着阳气舒展的节奏,唤醒身体活力,还能减少血栓风险——晨起别着急起身,不妨多躺3~5分钟,伸伸懒腰、活动手脚,给血管和关节一个“缓冲期”。
双脚是寒气最易“钻空子”的地方:离心脏远、脂肪薄,一受凉就可能引发感冒,甚至诱发老慢支、哮喘等旧疾。这时凉鞋该收进鞋柜了,脚踝千万别再露着,体质偏寒的人记得穿能盖住踝关节的袜子;每晚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分钟,加把艾叶、花椒或当归,暖流从脚底窜到全身,温经通络又解乏。另外,别再执着“秋冻”,尤其是心脑血管不好的人,出门记得护好头脸;穿件红色、橙色的暖色系衣服,不仅显精神,还能驱散“悲秋”的低落情绪,一举两得!

02
润养脾胃
多润少冷 酸甜养身
寒露后肠胃特别“娇弱”,稍不注意就容易腹胀、腹泻。饮食要紧扣“收”和“润”:生冷的冰饮、凉菜别碰了,暴饮暴食也得戒,减轻肠胃负担;辣椒、生姜、花椒等辛辣发散的食材少吃,免得耗伤阴液;多吃胡萝卜、银耳、百合、芝麻这些“润秋”食材,煮碗银耳莲子羹、蒸块山药,既能滋阴润燥,又能养肺护喉。
想护肺又兼顾肝脏?试试橘子、柠檬、石榴等酸味食物,酸甜口感能收敛肺气,还能帮肝脏“藏”住能量;早餐别对付,煮碗温热的杂粮粥,扔几颗大枣、几块山药,喝下去胃里暖暖的,健脾又益气,帮身体稳稳接住节气的变化。

03
避早保健
激活身体“免疫力”
天凉了更要动,但“赶早”不可取——清晨气温低、寒气重,体质弱的人容易受凉感冒,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运动更合适。运动强度要“悠着点”,不管是快走、慢跑还是打太极,只要练到身上微微发热、出点小汗就够了,别追求大汗淋漓,不然阳气和阴液都容易耗散。遇到阴雨天,就在家练八段锦、瑜伽,柔和的动作能拉伸筋骨,还不沾寒气。
几个随手能做的保健小技巧,别错过:
●常洗温水澡,促进气血循环,让肺和皮肤的“联系”更通畅。
●鼻子容易干、鼻塞的人,用拇指外侧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揉30次,再按按迎香穴,没多久就通透了。
●睡前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慢慢吸气让肚子鼓起来,再缓缓呼气,重复30次,助眠又养气。
●看电视时用空拳轻轻捶捶背,从下往上、再从上往下,捶3-4遍,能缓解疲劳、预防感冒。
●多笑笑!开怀大笑时胸廓会打开,能吸更多氧气,还能赶走秋愁,比吃保健品还管用~
做好这几点,就能轻松应对寒露的凉意,把健康揣在怀里过深秋!
-
行走钱塘江人类社会文明源起于河流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最终演化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与流域特征的文化品格、精神内涵和意识形态。诞生在某一个流域的文化总是带着鲜明的地域烙印。钱塘江是一条文化之江、历史之江、故事之江。千百年来,两岸人民生活繁衍在钱塘江畔,创造了灿烂的钱塘江文化。对于钱塘江,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它是一种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更要看到它是一种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若用科学的眼光来打量钱塘江,与它有关的是河床、堤岸、水流量、生物、灌溉,而用文化的眼光来打量钱塘江,与它有关的则是生命、情感、意识、观念、伦理。让我们用文化的脚步行走钱塘江,慢慢品味钱塘江独具韵味、别样精彩的故事。
-
浙江六律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建平——分析国内外有关性侵的法律法规和热点案例、学会如何维权今年是第十一个“国际女童日”。“国际女童日”的诞生意在给世界各地女童提供特别的关注与保护,是以确认女童的权利及世界各地的女童面临的独特挑战为基础,希望以此来提高全世界对于女童面临的不平等待遇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女童在教育、医疗、营养、法律和安全方面的待遇。 今天,在我们的目光无法企及的地方,依旧有许多女童遭受这不平等带来的伤害。关注女童,关心女童成长,倾听女童声音,重视女童教育已是女童关怀的重要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将“浙有善育”纳入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十大标志性成果,举全省之力解决群众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
钱塘江故事——江色绘影
-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
-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
新春送福2019年华语之声新春祝福!
-
吴芸老师荐好书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