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与人物 | 海宁·杭州·王国维

少年游·垂阳门外

垂阳门外,疏影灯里,上马帽沿斜。紫陌桑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与遣年华。



王 国 维



这首《少年游·垂阳门外》是王国维写于1905年的词,王国维时年28岁,任教于江苏师范学堂,这是他酒后送别友人的抒怀词,以豪迈的语言表达了少年壮志:“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与遣年华”才是此生最好的年华。


王国维(1877年——1927年),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在颐和园昆明湖投湖自尽,生平著作等身,共62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人间词话》。




学无定师


王国维生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勤敏好学,有“神童”之称。父亲王乃誉是当地才子,攻书画、篆刻、诗文。王国维7岁入私墅,博览群书,16岁考取秀才,1892年入州学,两度科举不第,1894年,曾在杭州崇文书院就读。


在父亲的安排下,他不满20岁成婚、生子。1898年赴上海求学,入时务报馆任书记员,薪水12元。因家庭所累,不得不早早参加工作,半工半读。22岁入上海东文学社遇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祖籍浙江上虞永丰乡人,中国近代农学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二人可谓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王国维“质朴少华,不事交游,故初不露头角,参事力为振拔,名乃大著,远播欧美,且资之以成其学”。王国维曾留学日本半年,因病而辍,后又曾在日本进行研究工作,靠的就是罗振玉的资助。

王国维和罗振玉


王国维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一面涉猎中国传统文化,一面翻译许多西方著作,内容涉及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法学。1903年写就《红楼梦研究》时,年27岁,比蔡元培的《石头记索引》早13年,比胡适《红楼梦考证》早17年。直至1906年(30岁)王国维自称独学期间,除与少数诗友通讯,在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上海滩整日足不出户,闭于书房,绝于书堆,对知识孜孜以求。


1905年春,经长时间的奔波后回到家中,与久别的妻子重逢,见妻脸色憔悴,伤感万分,锤心之痛,愧疚自责,写下《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间相看无一语,缘窗春与天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纵横书卷


王国维30岁以后专治文学,自称超脱阶段。他全面地向国人介绍了俄罗斯文学家托尔斯泰,并对莎士比亚、但丁、歌德进行介绍和比较。除了介绍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名著外,还介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等人。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洗礼之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作出评论,于1909年写成《人间词话》。王国维不满40岁即成顶尖的学术大师,鲁迅称“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郭沫若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


1916年以后,王国维曾参与编写《浙江通志》,以布衣之身任溥仪“南书房行走”,得五品衔,可“在紫禁城内骑马”,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溥仪被逐出宫后,因胡适之邀,拟任王国维为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王国维推而不就,仅任教职,讲授《古史新证》及《说文》、《尚书》等。

王国维和清华国学研究院部分教师


1925年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6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试题奇特:回答“四个一百”,即一百个古人名,要答出所处朝代及主要著述;一百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一百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一百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


王力(1900年——1986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有幸被录取。当这位国学大师踏进教室时,王力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国学大师竟是个小老头(时年40岁),头戴瓜皮帽、拖着一条辫子、身穿长棉袍,腰间系着一条蓝带子。在这堂《诗经》课堂上,王国维面对学生的提问,竟好几次说“这个我不懂”,但这正是王国维的治学态度,不懂就是不懂,万万不可不懂装懂。


(从左至右: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

王国维在清华任教时,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在给学生讲授《尚书》时说“各位,我对《尚书》只懂了一半,这是我对各位应该说的第一句话 ” 。


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存在的四年中,毕业生仅70余人,出了50余名著名学者,可谓桃李满天下。王国维曾赠给王力一幅集联: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


三种境界


在清华校园里,每当看到一个拖着小辫子、头戴瓜皮帽的背影,大家便知是谁。天冷时一袭长袍,灰色或深蓝色外罩,另系一条黑色汗巾式腰带,上穿黑色马褂;天热时穿热罗(浙江特产丝织品)或夏布长衫,平时只穿布鞋,无论何时头上总戴一顶瓜皮小帽,即便是冬天也不戴皮帽或绒线帽,十足是一位前清遗老模样。


1927年6月2日11时左右,王国维突然跳入颐和园昆明湖中,口袋中留下的遗书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给人以无数猜测。当时北伐军即将攻入北京,王国维的学生姜亮夫去看望王国维,王问姜“有人劝我剪辫子,你看怎样?”王说“我不想再受辱,我受不得一点辱”。 王国维至死留着小辫子,说这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它无害于人,是我的选择,我的自由 。对此,陈寅恪先生在纪念王国维的碑文中这样写道“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干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王国维的离去几乎受到整个学界的追思,他没有带走一丁点风尘,却留下了无数清风,留给后人的《人间词话》无一句不美,无一段不雅,如果你要了解什么是美,就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巧妙地以古人词句作喻,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出自晏殊《蝶恋花》,意思是说成大事者首先要高瞻远瞩,志存高远,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凤栖梧》,凡成大事者必须坚定不移,废寝忘食,孜孜以求,尤如热恋中热切的追求精神;第三境界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是指凡成大事者,须百折不回,反复追寻,不断磨练,用汗水赢来美丽之花。


王国维以境界代替意境,认为“有境界”才能“成高格”,标志着古典诗论和品鉴进入了艺术品鉴和人生品鉴相交融的审美领域,三种境界不仅为成大事者提供精神食粮,更为成大学问者设立了衡量的标尺。简而言之,三种境界就是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终获成功。用已故作家路遥的话说就是“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




地名延伸






王国维纪念碑



位于清华大学第一教学楼北端的后山之麓。1929年夏,清华国学院停办,该院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募款修造了这座纪念碑,设计者是梁思成,碑文为陈寅恪先生所撰。







王国维故居



座落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西门,是王国维少年时代的住宅。前厅正中置放王国维半身铜像,并陈列故乡、家世、生平;学术成就,各种著作和手稿;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王国维的论著。


2006年5月25日,王国维故居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阅读 3188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科学与人》反邪专题栏目【2021】
    《科学与人》反邪专题栏目【2021】
  2. 龙跃新年 祥龙送福!
    龙跃新年 祥龙送福!
  3. 彩民心声2021
    彩民心声2021
  4.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5. 吴芸荐好书
    吴芸荐好书
    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6.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
     作者简介: 王小青,曾用名王青青,出生于教育世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语协会会员,致公党杭州下城基层委党员,任职于某民主党派宣传处。英语本科学历,曾任教英语、音乐。诗歌、散文、歌曲、诗评,分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星河》《人民网》《诗刊》《中国女诗人》《中国爱情诗刊》《慈怀诗会》《中国致公》《温州文学》《墨池》等报刊杂志与“喜马拉雅”“荔枝”“华语之声”“杭州之声”“晚安金华”等有声平台,并多次获省市级各类奖项。出版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
  7.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8.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
    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9. 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
  10.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