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地名中的清廉故事 | 永康方岩山上有个胡公

地名,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更是久远文化的非物质载体。


八婺大地物产丰饶、钟灵毓秀,许多地名的来历、含义,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金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特别是那些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老地名,背后有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其中不乏历代名人的清廉故事。


金华市纪委市监委、金华市民政局、金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金华晚报联合推出“清廉金华·映象2020”金华地名中的清廉故事专版,着力挖掘八婺文化精髓,讲述小邹鲁神韵,讲好为官做人道理,传播清廉文化,弘扬新时代地名文化建设成就,引领提升社会风气,打造“清廉金华”映象。


请看首期——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永康方岩山上有个胡公


方岩山坐落在永康东部,距城区约20公里,以典型的丹霞地貌著称。方岩的有名不在于风景本身,而在于山上“坐”着一个胡公大帝。在胡公祠前广场西端,有一堵似碑非碑的特殊墙壁,高4米,宽6米,朝东的墙面镶嵌着2米和5米的矩形青石板,上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个毛体大字——这就是毛泽东论胡公的语录壁,是方岩山上一个具有深刻思想文化内涵的景点。


胡公,名则,字子正(963-1039年),永康胡库人,官至北宋权三司使,以杭州知府加兵部侍郎致仕。他一心为民,敢于担当,功绩卓著,深受百姓景仰,殁后供奉在方岩山上,人们尊称他为“胡公”“胡公大帝”,世受香火。

早在1959年8月,毛泽东主席就提到“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出名”,这话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1959年8月21日,毛主席乘专列路过金华时,于傍晚时分在专列上接见了金华地方官员,受接见的除了永康县委书记马蕴生,还有金华地委副书记兼专员梁长庚、地委副书记沈芸、金华县委书记李子正、兰溪县委书记王新三等。


接见时,主席与大家一一握手。随后,毛主席先问农业生产的情况。李子正率先作汇报,马蕴生是最后一个汇报的。汇报完后,毛主席还问了马蕴生:“你们永康什么最出名?”


马蕴生一怔,立即说:“五指岩生姜很出名!”


毛主席摇摇头说:“你们那里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出名!”


“其实胡公不是佛,不是神,而是人!”毛主席接着说,“是北宋的一名清官,他为人们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人们纪念他罢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很重要呀!”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马蕴生回到永康后,立即召开全县干部大会,传达毛主席的指示精神。他详细介绍了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情景,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务实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那个如今已经被称为“方岩”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里,胡公每天都在接受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虔诚顶礼膜拜。


        他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什么“民间神仙”,而是连伟人毛泽东都曾一再提起的人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胡公胡则就是这样的人。


        胡则父母都是贫苦农民,通过自幼苦读,于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考中进士,到当时的京城为官。在47年宦海浮沉的日子里,胡则始终宽刑薄赋,清正廉明,政声斐然。尤其是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当衢、婺两州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旱,他体恤乡亲们的疾苦,几次奏请皇上,最终免除了百姓们的身丁钱。于是,两州百姓感恩戴德,集资在方岩山顶他少时念书的地方设立庙堂,以作供奉纪念。


       《永康县志》里这样记载胡则的功绩:“则尝奏免衢婺身丁钱,民怀其德,户立像祀之,在方岩者,赐额曰赫灵祠。”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又应百姓请求,用“赫灵”两字作为胡公的庙额。从此,方岩香火日盛,绵延不绝,代代相传。


         千百年的岁月如流水一般逝去,当初的皇帝早已被后人遗忘,而胡公依然如同方岩山一般巍然耸立。


         2016年3月,中央纪委网站在首页《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里发布了《浙江金华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读书至乐,教子至要》的文章,还同步配上《北宋名臣胡则》的电视专题片,从为官、做人和家训等多个角度,生动展现了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感人生平。中纪委还特意点明:被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北宋名臣胡则一生为官清廉,勤政务实,为百姓所铭记。不仅如此,他以国为重的为官准则和刚正不阿的道德风范,已逐渐积淀为胡氏家族的家规家训、规范,激励着一代代后人的言行。


      

   胡公胡则就这样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步成为远近闻名、有求必应的“活菩萨”。他的生辰吉日也随之牵动浙中民众的心,成为当地一个盛大隆重的节日庆典。


         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胡公生日那天,方圆百里成千上万的人们都会成群结队赶来,聚集在这块他当年读书的地方,举办规模宏大的方岩庙会。百姓们载歌载舞,以各种欢快热烈的民俗形式,纪念祭拜胡公大帝。这一活动源远流长,已经成为金华市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集会活动。


        这样的胜景,这样的盛会,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中国百姓滴水图报,重情感恩的优秀品质,也在无形中褒扬忠善,教育着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从小要向善积德,长大后为百姓谋福祉。


来源:金华民政

阅读 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