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遭受4次破坏!茅以升设计的这座桥,为何这么“难”
钱江大桥,又称钱江一桥,位于南星街道西南端,为一座铁路、公路双层两用桥。正桥下层铁路桥长1322米,上层公路桥长1453米,两侧人行道1.5米,南北引桥长643米。
钱塘江大桥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此桥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自建成至新中国成立前,曾四次遭受破坏。前三次为抗击日寇,被迫炸毁,后一次为国民党军队撤退时炸毁。
民国二十三年
民国二十三年杭江铁路(杭州至江山)建成,然为大江所隔,无法貫通,造桥势在必行。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聘任教北洋大学之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其事。此前,曾厅长请洋专家估计,需银元758万元。茅以升成立桥工处,估价仅510万元。其时,铁道部提出与浙江省合办,共筹资金,商定由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四明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贷款,以桥建成后过桥费偿还。
民国二十四年
民国二十四年工程启动,之前我国所造之大桥一切委诸洋人,而钱江一桥则为国人自行设计建造之首座大桥。茅以升不敢轻心,尤以钱塘江底流沙严重,潮汐等自然条件亦复不利,桥墩基础工程施工极难。后用气压沉箱法始告成功。
然其间屡遭挫折。某次一巨大之沉箱自码头出笼,失控而漂至下游闸口电厂。经设法拉回,正欲下沉,突来大潮,铁链忽断,冲至上游三龙头,陷入泥中。再设法拖回,又遇急风暴雨, 将沉箱冲到南星桥,轮渡码头亦为撞损。
后以汽轮二十四艘将其拖至桥址,又来大潮,竟冲至闻龙堰。
茅氏回顾其造桥之难,云有唐僧取经之八十一难矣!仅此其中一难也。其时,曾养甫已升任铁道部长,特召茅以升进京谈话,有“造桥不成,一起跳钱塘江”之语,可见压力之大。
民国二十六年
民国二十六年九月,大桥竣工。据茅氏作《钱塘江桥工程记》云,施工中殉职者多达六十余人。未料,刚完工,抗日战事已起,日机屡屡来犯。因桥北山上有高射炮阻击,企图未能得逞。
同年十一月,南京指令,炸毁大桥以阻日军南进。省长朱家骅表示,建桥不易,非到最后关头不炸。炸亦不能全毁,以能阻止日军前进即可。但可先将炸药安置。建桥时已有预见,于靠近南岸之第二座桥墩中,竟有预留安放炸药之长方形空洞,此不祥之兆也。
此后,大批军民、车辆日夜从已埋炸药之桥上通过,实为中外建桥罕见之举。
十二月,炸桥命令下达,建成三月之大桥乃自行炸断,毁一桥墩及五孔钢梁。
日寇据杭数年后,曾将桥草草修复。然大桥之五、六桥墩,又为我游击队之鱼雷破坏。直至抗战胜利初始复原状。
一九四九年
1949年,国民党军队撤退时亦曾炸桥,幸损坏不大。钱江一桥真可谓多灾多难,杭州旧谚有:“钱塘江造桥”,喻意可能办之事也。
来源:杭州民政
-
余音作者介绍:灯灯,曾获《诗选刊》2006年度中国先锋诗歌奖、第四届叶红女性诗歌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21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参加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出版个人诗集《我说嗯》。2017年获诗探索·人天华文青年诗人奖,
-
保林叔叔讲故事——鸟弟弟
-
三字经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
我们的告白
-
杭州中秋祝福
-
红十字关注青少年成长特别节目《青春期=叛逆期?》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