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报 |《浙江工人日报》2020年9月19日精彩内容
新鲜的消息,悦动的声音
本期播报:夏雨
内容摘要
1.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文旅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嘉兴市总工会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大局,精准发力职工疗休养工作,实现助力文旅业加快复苏和提升职工满意度双赢工作目标。
努力求突破。今年3月,嘉兴市总工会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文广旅局、市长三角一体办等部门联合发文对今年职工疗休养政策进行调整,明确今年疗休养活动除跨省赴嘉兴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地区外的,一律在市内组织开展。为确保嘉兴市内疗休养工作落实,召集有关部门就市内疗休养的组织方式、列支方式及相关问题召开多次工作商讨会。
7月,根据省疗休养政策调整要求,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文广旅局及时对疗休养政策进行补充完善,全省率先跟进实施疗休养经费由400元/天提升到600元/天的标准。同时根据职工群众较关心的疗休养带家属、分段分时实施等问题,进一步做了明确。
奋力扛担当。为进一步推动市内疗休养工作开展,嘉兴市总工会下拨40万元专项经费,部署各县市区总工会分别组织开展防疫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通过工会集中组织参与防疫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公安干警、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开展市内疗休养活动。一方面是慰问和感谢他们在抗击疫情中作出的贡献,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集中行动,引导带动全市各基层单位市内游活动开展。4~5月,共组织全市104名援鄂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分4批次赴乌村开展了疗休养活动。
合力聚人心。排摸各类疗休养资源,组织9家优质文旅业单位参与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的申报工作。同时,加强对嘉兴疗休养资源的宣传推广。通过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利用市总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加强对嘉兴市内疗休养工作的宣传动员,各基层工会广泛开展市内疗休养活动,提振文旅企业信心,助推文旅产业全面复苏。
2.据媒体报道,工友外出打工,最担心什么?莫过于薪资结算难。农民工工资保障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中建三局三公司的“十个必须”将让工友们不再“担薪”。
中建三局三公司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支条例十必须”包含:工人进场必须实名登记、必须坚持分账支付、必须严格审核考勤和工资的合规性等。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让农民工无需“忧薪”,不再“担薪”。
近年来,农民工因企业主和包工头拖欠工资而讨薪的新闻时有报道,有的农民工辛辛苦苦一年干到头,结果到了年底却拿不到一分薪水。有的企业主和包工头对于农民工的薪水,不是一拖再拖,就是东躲西躲。于是,有的农民工为了能讨薪成功,竟然采取了极端的做法。可见,农民工讨薪之艰辛。
虽然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年年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帮助农民工讨薪、追薪,但由于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等原因,不少农民工面临着“年年讨薪”的尴尬局面。
其实,无论是企业主、包工头,还是农民工,双方都要秉承相互信任的态度。企业主、包工头按时发放薪水,做到不欠薪、不逃薪,那么农民工既能安心工作,又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此双赢之举,应是双方都希望的。
此次中建三局三公司出台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支条例十必须”,无疑是给广大农民工吃下了一颗定“薪”丸,使广大农民工不再因讨薪追薪而发愁,从而使自己的劳动报酬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可以说,这是治理欠薪的一个好办法,值得点赞,也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3.9月16日下午,宁波镇海法院澥浦法庭敲响宁波法院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的第一槌——法官在人工智能辅助下,仅用半小时就审结了两起金融借款案件,并实现了当庭智能生成判决、当庭宣判、当庭送达、当天一键归档。
精彩导览
1.嘉兴工会倾心倾情疗休养,助力文旅业复苏
2.“十个必须”是一颗定“薪”丸
3.人工智能辅助审判宁波敲响第一槌
联合出品:《浙江工人日报》、华语之声
-
天候·冬一起聆听天候的故事 作者:周生祥 周喆鸣
-
我在大运河我们观察大运河,我们品味大运河,我们探索大运河,我们聆听大运河…… 我在大运河
-
狼王洛波这些故事都是真的,相信读完这些动物的故事,你一定会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 ,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学会尊重他人、珍惜生命。西顿说:自由的野生动物有着高贵的自尊和伟大的情感,它们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富有人情味的生命。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
杭州中秋祝福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