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霍克思英译《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文澜讲坛
【内容简介】
1951年,霍克斯回国后,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1959年,36岁的霍克斯发表了《楚辞》英文版,同一年,他成为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中国同事吴世昌的鼓励下,霍克斯着手准备《红楼梦》的翻译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在英语世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英文译本,有的只是节选本,而且,大量的翻译错误充斥其间,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把林黛玉的人名,翻译为“Black Jade”(黑色的玉--黛玉的直译),吴世昌发现了这个错误,加以严厉的批评,在他的影响下,霍克斯的翻译便用了正确的翻译人名“Lin Daiyu”。霍克斯和吴世昌先生成为一生的挚友。 在1970年,霍克斯抓住了和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全面启动了《红楼梦》120回的全本翻译工作,这时,他面临一个抉择:极其巨大的翻译工作量,日常的教学工作。霍克斯知道,他翻译《红楼梦》,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西方世界还没有一个全本120回的英文《红楼梦》。他最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全心投入《红楼梦》翻译,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还没有一位汉学家,是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20世纪80年代四卷本《红楼梦》英译全本出现之后,20多年内,还没有一部《红楼梦》新的英译本出现。英国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在中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方世界一领风骚。
节目(3)
-
我和《红楼梦》英译本的那些事16522020-11-24
-
霍译《红楼梦》八大艺术特色15342020-11-24
-
霍译《红楼梦》其他译例赏析14892020-11-24
-
四季美食——夏季美食
-
【以诗明志 战“疫”特辑】给逆行的勇士读诗白马湖诗社与今日朗读特别企划 诗歌,开刃,是义勇军进行曲,开锋,是咆哮的黄河。紧跟抗击疫情逆行的背影,我们用诗歌一起向前,共同战胜疫情。今天,白马湖朗诵团的团员,用诗歌朗诵的形式传播声音,传播力量,赞美英雄,加入抗击病毒战胜疫情的行例,用声音渲染感人的故事,赞美战斗在前沿的勇士们,抒发情感。用诗歌朗诵记录今天抗击病毒亲身经历和体会,号角响起,诗歌响起,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斗志在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诗歌的力量。
-
物说简讯
-
医脉传承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天天读报华语之声、浙江工人日报联合出品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推荐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