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霍克思英译《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文澜讲坛
【内容简介】
1951年,霍克斯回国后,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1959年,36岁的霍克斯发表了《楚辞》英文版,同一年,他成为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中国同事吴世昌的鼓励下,霍克斯着手准备《红楼梦》的翻译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在英语世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英文译本,有的只是节选本,而且,大量的翻译错误充斥其间,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把林黛玉的人名,翻译为“Black Jade”(黑色的玉--黛玉的直译),吴世昌发现了这个错误,加以严厉的批评,在他的影响下,霍克斯的翻译便用了正确的翻译人名“Lin Daiyu”。霍克斯和吴世昌先生成为一生的挚友。 在1970年,霍克斯抓住了和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全面启动了《红楼梦》120回的全本翻译工作,这时,他面临一个抉择:极其巨大的翻译工作量,日常的教学工作。霍克斯知道,他翻译《红楼梦》,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西方世界还没有一个全本120回的英文《红楼梦》。他最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全心投入《红楼梦》翻译,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还没有一位汉学家,是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20世纪80年代四卷本《红楼梦》英译全本出现之后,20多年内,还没有一部《红楼梦》新的英译本出现。英国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在中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方世界一领风骚。
节目(3)
-
我和《红楼梦》英译本的那些事16522020-11-24
-
霍译《红楼梦》八大艺术特色15342020-11-24
-
霍译《红楼梦》其他译例赏析14892020-11-24
-
**三言两语****三言两语** ~祝贺~ 新年、冬奥、立春, 红红火火宾朋满。 繁荣、盛世、安祥, 太太平平尽欢乐…… 你以春天的名义, 向着明媚出发。 我以自豪的姿态, 伴着温暖前行...… 感恩我们的祖国, 年年繁荣昌盛。 祈愿我们的未来, 岁岁幸福安康...…
-
豆哥说三国欢迎来到三国的世界
-
《眼泪博物馆》一开始,是子宫裡恆温的羊水。 维持着生命之初的每一个呼吸和动作。 在无数个燥热的午后,与上升涌动的气流相遇,凝聚成云体。 后来,雨不停不休地下着。 再坚固的房子,也渗漏出水。如同他哭泣时候的样子,擦乾眼泪,修补心牆。 当然大部分的往事,他是记不得的。高兴的、悲伤的、激动的、遗憾的…… 他用脸盆接住从天花板滴下的水,却忘了是什麽曾让他模煳双眼。 还好天就要亮了。往前走,再往前走,在这个曲折幽深的迴廊裡,时间随着掉落的雨滴凝固。偌大的空间,一栋在身体裡生长、剥落、移动的房子,一场如摇滚乐般激烈又昂扬的水循环,带他飞向了窗外。 男孩长大了。 他想谢谢每一颗流过的眼泪,拥抱他、保护他、替他记住了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郑兴 “空间诗学三部曲”首部曲 2020 全新创作专辑《眼泪博物馆》 ★ 酝酿三年,完封十首生命馆藏之歌 ★ 携手陈君豪、秦旭章、钟潍宇、柯泯薰、李咏恩等金曲阵容共同製作 ★ 音乐好友 HUSH、柯泯薰合唱,蔡旻佑共同创作 《眼泪博物馆》收纳了你我日常生活的消逝与停留,郑兴拾起偌大又细小的情感,围绕“空间”、“物”和“眼泪”这些线索间展开创作,它们化身陈列在博物馆中的眼泪,再被轻轻拭去蒙上的灰尘,与时间共振,与空间交响。曲序的安排流转,如同一道道循环且互相包容的习题。每首歌曲裡透露的物件、情绪与空间,都像是创作者曾经停留安放某部分自我的地方,映照内心,投射组合成现在的自己。 希望每个听完整张专辑的人,伴着音乐,收拢起所有的曾经与思念,构筑一座属于你自己的博物馆,存放。
-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医脉传承
-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
端午安康
-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推荐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