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疫情下,我们该如何面对恐惧?
前几天,一位“全副武装”的女士在家人陪伴下机械地走进了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的诊间。
这位黄女士,戴着一副墨镜,戴了双层一次性医用口罩,手上戴着一副一次性医用手套,身上还披着一件一次性雨衣。口中言言有词“我发烧了、我感冒了、我得新冠肺炎了……”
陪同的家人不好意思地解释:“她没有,都检查过了,没有得新冠肺炎……”
“医生,她是不是心理出问题了,一定认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都陪她去医院做了血常规、肺部CT、心电图,体温也正常,也没有去过什么地方,一直都在家里、没有接触过什么……但她一定认为自己得了……睡觉也不好好睡……”陪来的家人很无奈。
“我去过外面,超市。我没有问题,他们一定要我来这里看看……”
“我发烧了、我感冒了……我得了新冠肺炎……”
黄女士僵站在一边,一直重复着这几句话。
原来,上周黄女士去了一趟超市,排队付款的时候听到有人咳嗽,就开始紧张,担心自己是否被感染了新冠肺炎,于是前往一家三甲医院就诊,做了全面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异常。可是,黄女士还是坚持认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十分惶恐,不敢回家,生怕自己会将疾病传染给家人。黄女士的丈夫和女儿觉得她过于紧张担忧,可能有心理问题,就带她来到了精神卫生科门诊。医生经过评估,考虑黄女士为“急性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直接原因导致的精神障碍。
发作时,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僵住了),可有轻度意识模糊;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在受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病,病程短暂, 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当前疫情形势虽有缓和,但依然严峻。
由于对于病毒、疾病不甚了解,未知的恐惧会促使人们作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如疯狂地抢购口罩、酒精、护目镜,由于某一种药的相关报道而进药店将其一抢而空。
恐惧是与危险相关的情绪。它是一种身体反应比较激烈的情绪,比如会使我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收缩、身体颤抖等等。这些剧烈的器官变化与体表特征都清楚地显示了恐惧时各种反应的首要功能:即帮助我们搏斗或逃跑。
在数百万年的进化中,恐惧提高了我们探测环境中的威胁的能力,并且让我们迅速增加能量,帮助我们逃离那些威胁而减少伤害。但过度的恐惧却也让我们面对危险而束手无策。
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的恐惧。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适当的紧张与回避都是正常反应。在面对恐惧的时候,既不要感到羞耻,也不要想方设法把恐惧完全排除。正常的恐惧能起到预警的作用,警告我们有危险,或提醒我们看到自己的脆弱。
另外,我们知道要完全消除恐惧是不可能的。真正的意义在于将恐惧进行调整,然后带着它开始行动。
其次,我们要掌握正确的信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对新冠肺炎有正确、科学的认识。从正规渠道认识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传播途径、预防方式等知识。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对疫情相关信息进行筛选,警惕沉迷于疫情信息。
学习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比如可以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学习进行冥想,或进行让人平静的想象,学习呼吸操,运用带有停顿的缓慢呼吸来进行放松。
最后,如果恐惧、焦虑的情绪无法缓解,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则需要在专业精神卫生科医师的帮助下进行诊治。
1.内容安排、播出时间、播放平台
2.直播形式
专家讲解及线上互动。直播可回放。
直播时未能答疑到的网友,可图文留言,邵逸夫医院精神心理团队将同期为大家提供“疫情应激与自我关爱”专项在线免费答疑服务,团队成员在医院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为您免费答疑。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
来源:邵逸夫医院 精神心理团队
作者:邓茜 吴皓 冯锐
审核:陈炜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
《幸福有约》5.21国际茶日特别节目——走进鸠坑茶
-
保林叔叔讲故事——小口罩桑迪口罩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尤其是当空气污染、病毒肆虐的时候,但是刚戴上口罩,会让一些孩子觉得不适应,当他们固执地把口罩扯下来,表示“不舒服,我不戴了。”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想个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主动戴口罩呢? 故事大王保林叔叔为小朋友们带来了原创作品《小口罩桑迪》的故事。 小口罩是什么? 小口罩是保护我们健康的好朋友! 可怕的危险来临了,小口罩桑迪和朋友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勇敢地与敌人进行战斗。他们用友情、勇气、坚强战胜了敌人,是一群为了环境而战的小勇士。 让我们快去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吧!
-
许毅教授讲座:疫情下的心理干预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特别制作。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造成了一场大规模的心理危机事件。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会长许毅教授开展一系列针对特殊人群心理干预讲座,与大家一起抵抗疫情、你我同心。
-
杭州中秋祝福
-
医脉传承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
《致青春》VOL04——郭榕:她用行动关爱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