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城古街老巷 | 水心街——青砖老宅讲述过去的故事

瑞安的弄巷的确是有说道的。它追循着老瑞安的脚步传递出让人惊讶的文化味道。比如位于老城区南的水心街就是一条保持着历史风貌的古街老巷。它是一种草根瑞安的代表,一些保存完好的老屋以不变的形貌记录着真实的生存环境。







尽管如此,古老的青砖老宅却依然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这叶适故里的探访。如今的水心街虽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保留着值得品味的浸淫了数百年的明清遗风,兀自浅浅流淌。信步在街坊中,不远处的老门台和高高的封火墙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踱进去,转一转,看一看,这是清嘉道年间水师名将许松年故居,这是瑞安十大才子之一许达初故居……还有小巷深处黛瓦翘檐的老宅院,身边临街的木构平屋。这或许就是水心街无法消融的魅力。








位于许松年故居东侧的水心街18号是许达初故居。许达初(1896—1970),字达,就读于浙江私立法政学校。喜诗词,工书法,擅长中医内、妇科。从医五十余年,名噪瑞城。不但医术名闻浙南,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名列民国时期瑞安十大才子之一。




许宅巷

再朝西走就到了水心街28号,这里是陈菊潭故居。陈菊潭(1816—1885,一作1887),名润滋。与孙衣言同补县学生员,但因文章不合八股时尚,30年未得廪生。专研天文、数学。




水心街有座祭祀广济王的广济庙,又称水神庙,因位于水心街,故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水心庙。广济庙建于康熙二十年(1681),清光绪年间重修,民国十年重建。据曹睿《广济庙记》:庙神姓林名三益,字友直,生于宋熙宁年间,为社稷立功,为民办好事,死后加封为广济王,奉祀为神,立庙春秋祭奠。又据嘉庆年间瑞安训导黄徵乂《水心广济庙记》一文记载:“社坛故有庙,南枕雉堞,北带清流。栋宇崇闳,廉陛严肃,令人入庙生敬。”由此可知,当年的广济庙南临城墙,北濒河流,而且建筑壮严肃穆,可以想象古代广济庙的景象。


一路走去,总会看到一些高高的院墙与牌楼式的老门台,这些传统门台都做得非常精致。水心街64号门台是其中的佼佼者,系砖砌筑的仿木牌楼式建筑,门楣上置有精美的砖雕斗拱,斗拱之间置有嵌着兰琉璃的月梁状额枋。门台两侧的外撇八字墙也是台门的精华部分,外撇墙头一小一大的矩形匾框做得非常精致,小框内用浮雕手法灰塑戏剧场景,大框内屉用条砖雕出精美的格子漏窗。台门的建筑材料几乎都用青砖来完成,特别是斗拱、月梁、瓦椽都用砖雕筑,形象生动逼真,既避免了刻板呆滞的模仿,又流畅出真实细腻的古典韵律。


水心街一直是老城区稠密的居住区,居住在这里的市民一直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过着平和安宁的生活,直到上世纪60年代前后,这里入驻了不少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用房大都以原有民房改建为主,瑞安市工人医院,院址在陈菊潭老宅;瑞安市皮革制品厂,厂址在胡汝舟宅院;城关麻织厂,厂址在许松年故居;瑞安市汽车配件厂,厂址在水心街42号;还有县劳动服务公司、瑞安市技工学校以及建在南城下空地上的蔬菜加工厂等。这些单位的入驻使幽静的街巷热闹了许多,街上多了些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的身影,使古老的街巷增添了不少生气。

-
保林叔叔讲故事——西游记
-
大人国和小人国伴随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的图书。 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之一《格列佛游记》中两个最精彩的部分。时过两百多年,它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格列佛在一次航行中遇难,漂流到"小人国",那里居民身高都只有六英寸左右,因此,和他相比较,他真是硕大无比"巨人山"……后来,他又到了"大人国",那里的国王身高有六十尺,这会儿格列佛又变成"小人"了…… 作品的趣味性、想象的丰富性,手法的夸张性,讽刺的尖刻性从来都无与伦比。
-
花天落奇遇记魔药国唯一的皇子惨遭阴谋诡计谋害流落花家乡,被好心的花木槿收留。多年后为了解救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外婆,花天落毅然离开养育自己的花家乡,踏上了前往魔药国的寻药之路。只是前方究竟有着怎样的艰难险阻在等着他呢.....
-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
红十字关注青少年成长特别节目《青春期=叛逆期?》
-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
全科医生胡冰霜的医学手记6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胡冰霜携新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来杭,做主题为“从史怀哲到艺术治疗”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后,满怀仁心的资深医者胡冰霜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死观。
-
天天读报华语之声、浙江工人日报联合出品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