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金庸与故乡浙江和在香港的感人往事
大侠金庸与故乡浙江和在香港的感人往事
江 山
2018年10月30日下午4时半,我国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香港因病不幸仙逝后,笔者在海宁市一至三届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朱明尧先生的陪同下,前往金庸先生赫山房故居悼念。由于工作的关系,身为记者、作家的我曾3次采访过金庸大师,在采访中不仅了解到他曲折又富有价值的人生和创作、经商的历程,也感悟到他文心剑胆的深厚情怀。因此,我写了题为《大家风范永存我心——回忆我三次采访金庸先生的经历》的纪念文章,发表在多家报刊上。2019年10月30日是金庸先生一周年忌日,《凤凰大视野》栏目筹拍了五集纪录片《金庸和他的江湖》(暂定名),每集30分钟。在金庸先生当年捐赠给杭州人民政府的杭州云松书舍里,此片的导演汤炎率摄制组3人对我进行了半天的采访,我回答了他们有关金庸与故乡浙江和到香港办报办刊和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等方面的往事。从今天开始在地名文化频道连载发表,以飨读者。
金庸 出生钱塘名门之家
金庸真名查良镛,1924年农历2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赫山房村(现为海宁武市袁花镇新伟村)的一个名门世家。金庸祖先查瑜为徽州婺源(现属江西省)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因避战乱迁居浙江海宁袁花赫山房。自第三世,分南、北、小等三支,明清以来是“文宦之家”。明代查约、查秉彝、查继佐,清代查慎行、查嗣僳、查升、查揆等著名文人学者,及近现代著名人士查人伟、查猛济、查济民、查良钊、查良鉴、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穆旦)等均为其族人。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之誉。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时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金庸祖父查沧珊在江苏丹阳任知县时,因为“丹阳教案”镇压不力被革职,邓之诚的《中华二千年史》曾引用了光绪《东华录》有关这一事件的记载,对此金庸引以为荣。他在小说《连城诀》的后记说:“我祖父查沧珊公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无理压迫,不肯为了自己的官位利禄而杀害百姓,他伟大的人格令我们故乡、整个家族都引以为荣。”
金庸的父亲查枢卿,早年受过西洋教育,他比较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有一年圣诞节,他送给金庸一件圣诞礼物,是狄更斯写的一本叫《圣诞颂歌》的小人书。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冷漠无情的守财奴史克鲁奇,遇到3个“圣诞精灵”,带他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3个不同的圣诞节,从中受到教育,最后转变成一个仁慈友善的人。这本书金庸一直保存着,并在每年的圣诞节都要拿出来阅读,这对他在思想上侠义成份的增加和后来武侠小说创作方面,或许都有所启迪。
1929年5月,才6岁的金庸就进入赫山房村南石桥小学读初小,10岁时到袁花镇龙山小学堂读高小。在班上同学中,他的作文是写得最好的,其中有一篇曾被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未冬当范文读,引起了同学们对他的信任,因而被大家推选为班刊《呜呜啼》的编辑。在陈老师的指导下,金庸负责组稿、采编、誊抄或油印和张贴等工作,他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办刊,把《呜呜啼》办得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同学们都爱读,还受到了陈老师和校长的表扬。这对他后来从事报刊工作并创办《明报》是有启蒙作用的。当时学校和家里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但金庸学习非常用功,夜深人静时还在油灯下做功课或读书。早在小学四年级时,他就读过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之后又读过《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等武侠小说。这些武侠小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难以以磨灭的影响,他经常模仿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动作,被人戏称“龙山小侠”;在他的作文里,也有武侠小说的用语;更重要的是他喜欢帮助同学,常为一些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小同学打抱不平。这也与他后来形成热心帮助社会和个人的侠义思想和创作武侠小说,多少有些无形的内在联系。
总编辑:徐忠友
主办
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
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
-
经怀翔谈原创音乐作曲家、词作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杭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滨江区文联委员、杭州市滨江区音乐家协会理事。
-
四季美食——冬季美食
-
睡前的萤火虫 作者:孔庆根《睡前的萤火虫》作者:孔庆根 朗诵:赵阳 孔庆根,杭州市留下小学校长,高级教师,省名校长“杨一青工作室”第四期成员。诗人,北回归线成员,曾出版诗集《睡前的萤火虫》《平行世界》,诗作曾在《江南诗》《诗歌月刊》《山西文学》《浙江诗人》《星河》等杂志发表。现为西湖区作协法人,副主席。
-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
医脉传承
-
我们的告白
-
吴芸老师荐好书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
红十字关注青少年成长特别节目《青春期=叛逆期?》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
-
健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