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报|足球首进本科 探寻人才培养新路径
@华语之声若于
近日,教育部发布《新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足球运动成为今年的新增本科专业之一。足球运动专业所属为体育学类,修业年限4年,学位授予门类为教育学,布点高校包括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30所高校。
据了解,我国高校以往只是在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下设置了足球专项,主要培养目标是具有足球特长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本次将足球运动纳入本科专业尚属首次,让不少教育界和体育界人士感到欣喜。他们表示,这一措施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内足球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也有望通过教育的力量,为中国足球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认为,将足球运动纳入本科专业的直接影响,在于拓宽了练习足球的青少年的出路,对于家长们支持孩子踢球具有正向激励作用。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当不了职业球员,踢球就是耽误时间。打通足球特长生或爱踢球的孩子的升学渠道,让他们有读大学的机会,才能解决家长让孩子去踢球的后顾之忧。”张路表示,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去踢球,中国的足球人口才能真正扩大,足球运动的推广普及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取得一、二级运动员等级证的中学生大幅增加,但体育单招的录取人数有限,2021年和2022年的录取率仅在20%上下。新增足球运动专业,可以让更多从事足球项目训练的孩子有了进入高校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足球运动被纳入本科专业后,足球人才的选材范围将不再局限于体育特长生,足球人才培养通道能够得到有效拓宽。
在延边龙鼎足球俱乐部青训教练张得范看来,足球专业是基于市场对特定技能人才的需求设立的。“随着足球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选择足球专业的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进入足球俱乐部、教育机构、传媒等领域,从事教练、裁判、报道或足球相关的运营管理工作,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更为广阔。”
据估计,首批设立足球运动本科的30所大学,每年可招收足球专业学生1000人以上。对此,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青训教练于振海表示,目前部分地区的青训教练员数量仍然不足,且教练员多为退役球员,“他们虽然球技过硬,但文化知识普遍薄弱,与青少年的沟通能力也比较欠缺,今后足球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足球运动纳入本科专业后,未来高校如何更好地进行体教融合,培养职业足球人才,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2016年,教育部首次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组建高水平足球运动队。但经过几年时间,国内高校组建的高水平足球队伍并未增加,甚至运动员人数不升反降。对此,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认为,新开设足球运动本科专业,可以应对近年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要求提高后生源减少的问题。
高水平球队建设离不开高水平足球赛事。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高校缺乏高水平和参与范围广的足球联赛。对此,张得范建议,随着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应该以30所开设足球专业的大学为起点,逐步筹办高质量的大学足球联赛。“通过普及推广和竞赛体系建设,让更多大学生参与足球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训,能够发现更多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
然而,将足球运动列为本科专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何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何平衡专业学习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都值得认真思考。因此,高校在设置足球运动专业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专业的足球技能和相应素养。
另一方面,如何促进选择足球专业的学生有效就业是更为现实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足球发展水平较低,专业设置情况和市场变化又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如果就业情况不理想,可能今后学生选择足球专业的积极性会有所降低。
对此,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认为,足球运动列入本科专业是一项积极举措,有助于突破传统路径,探索足球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从长远来看,足球运动专业相关院校须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想清楚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调动各个高校的自主性,力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多元化足球人才。”
(来源:工人日报)
华语之声成立于2005年,是经国家批准的浙江领先的网络广播。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蜻蜓FM同步收听。
1、工会助学,学历无忧。
编辑:文秭睿
来源:浙工之家
-
民情热线2022《民情热线》是浙江省最早开设的政风行风监督类节目之一,自2004年6月21日开播,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也是杭州广播界“最高效的民生投诉处理平台”,实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截止到目前,已有1位副市长、100余位区县(市)长、140多个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走进电台直播室。历任市领导也十分关注《民情热线》节目,王国平、茅临生、孙忠焕、蔡奇等领导视察节目或作出批示 ,2010年2月9日时任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走进《民情热线》直播间并发表新年讲话。2019年起,《民情热线》被正式列入市政府办公厅民意直通车载体,定期报送民意问题,多个专题被市委办“民意直通车”专报采用。 开播17年来,《民情热线》节目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民生影响力广播10强品牌栏目”、“浙江省优秀新闻栏目一等奖”、“浙江省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先进单位”、“杭州市‘民主促民生’优秀栏目奖”、“杭州市最具生活品质节目”、杭州市宣文卫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等奖项。
-
科学与人2021
-
中国经典智慧故事
-
端午安康
-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
我们的告白
-
生活放大镜《生活放大镜》 给耳朵一场有料的旅行
-
《致青春》VOL2:新锐作家溺紫的肆意青春
-
医脉传承
-
段铁朗读——章锦水诗歌作品集段铁朗读 章锦水诗歌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