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风雨茅庐”:当年曾住过一位抗日文豪和民国美人

杭州“风雨茅庐”:当年曾住过一位抗日文豪和民国美人

江  山

在杭州市大学路场官弄63号,有一所古色古乡的“风雨茅庐”。它是谁的故居呢?前不久笔者来到这里采访后,才知道当年这里曾住过一位抗日文豪和民国美人。在此,笔者特向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风雨茅庐”男女主人与这所故居等一些往事吧。

        

          年轻时酷爱读书和文学创作


1896年12月7日,“风雨茅庐”的男主人郁达夫出生在浙江省富阳县(现为区)满家弄的一个中医世家。没想到在他3岁那年,父亲郁企增因病去世了,家庭即刻陷入困境,这是他人生所经历的第一次风雨。7岁那年,母亲陆氏把他送进私塾读书。5年后,他进入富阳县立高等小学,读了两年现代教学方式的高小,获得了相当于“秀才”的身份。

1910年,郁达夫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后来成为大诗人的徐志摩是同班同学。不久,他因经济困难转读嘉兴府中和杭州蕙兰中学。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全浙公报》和《申报》等报刊投稿,他在《全浙公报》上发表的第一首诗就是模仿宋人“五古”的旧体诗。1912年9月,他考入之江大学预科班,但因学校里发生了一位炊事员殴打学生的事件,他与10多位学生领袖发起罢课学潮,声援被打的学生,结果被校方开除了。

1913年,母亲陆氏卖掉家中不多的田产,让郁达夫随长兄郁华赴日本留学。1914年7月,他进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母亲的想法是让他学点医学技术,以传承医学世家的家业。然而,他在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外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并迷上了文学,直至开始尝试小说、诗歌创作。

1921年6月8日,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第二改盛馆的寓所内,郁达夫与当时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经过协商,成立了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的一个文学团体——创造社,并于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了《创造社丛书》,随后陆续出版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不久,郁达夫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后,便轰动国内文坛。

1928年,郁达夫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29年2月,创造社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郁达夫系发起人之一。1932年12月1日,郁达夫在《现代》杂志(2卷2期)上发表短篇小说《迟桂花》,再次引人瞩目。

             

           在国内和新加坡开展抗日宣传


1933年4月,郁达夫因受国民党当局政治迫害,与妻子王映霞举家迁移杭州。用稿费、版税和借款购进了杭州大学路场官弄63号南侧一块空地,建起“风雨茅芦”,并由著名学者马君武题匾。“风雨茅庐”系郁达夫自己设计,布局分正屋和后院两部分。进大门,两侧有五六间平房,穿过天井,有三间正屋,坐北朝南,正中一间为客厅,有后轩。厅东西为卧室,三面回廊。正屋东北有卫生间、厨房等。正屋与后院以花饰砖墙相隔,后院建平房三间,为书房和客房。离地半米,四周筑有台阶和回廊的一排三开间砖房,以及用影墙圆门隔开的另几间书房,内有假山点缀,林木参差,环境幽雅。加之假山花木的庭院,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平房别墅。

对于郁达夫与妻子王映霞在“风雨茅庐”的生活情况,笔者前些年曾采访过全国人大原常委、浙江省人大副主任毛昭晰先生,他说自己一生热爱并保护中国的历史文化,跟文化名人郁达夫、王映霞的影响多少有点关系。郁达夫是新文学运动涌现出的著名作家之一,王映霞被称为“杭州第一美女”。

“风雨茅庐”的女主人王映霞1908年生于杭州,她不姓王而姓金,小名金锁。"锁",由金、小、贝三个字组成,意为 家的小宝贝,学名金宝琴。童稚时过继给外祖父王二南做孙女,易名为王旭,号映霞。王二南先生系南社社员,琴棋书画俱精,满腹经纶。王映霞自幼承欢在王二南先生膝下,春雨润物,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她先在外祖父开的蒙馆读《三字经》,后入教会学校弘道女校,1923年考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是时,班主任老师是位刚从北大毕业的文科生,他把五四新文学的清风带进校园,是同学中的佼佼者。王映霞是始知鲁迅、郭沫若,后来才知道郁达夫,读了其作品后她对郁达夫的文才十分倾倒。1926年冬,王映霞与郁达夫在上海结识,已有原配妻子孙荃的郁达夫深深迷恋上了这位青春美丽的才女。王映霞最初也不同意,但经不住他的苦苦追求,1928年2月,她与郁达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那一年她20岁、郁达夫32岁,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在西子湖畔为他们证婚,并诗赞曰“富春江上神仙侣”。

   

毛昭晰是怎样认识郁达夫、王映霞的呢?他年少时随家人从宁波迁居到杭州,他父亲是浙江大学的教授,所以住在当年浙江大学校园邻近的杭州大学路场官弄。巧的是1933年4月,大文豪郁达夫为暂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从上海举家移居杭州,最初租了场官弄的一座老房子,院子和他家相邻,毛昭晰自然就成了郁达夫、王映霞的“小邻居”。当时,他和郁达夫、王映霞的大儿子郁飞都在杭州横河小学读书,他常去郁家玩,他俩最喜欢在天井的水缸里玩纸船,王映霞也常站在一边看着两个小孩子玩。后来,郁达夫的 “风雨茅庐”建成后,房子仿照日式民居专辟一屋作为儿童室,铺上榻榻米,成了两个小伙伴的新天地。

在毛昭晰的印象中,郁达夫身材瘦瘦的,个头一般,常穿一件蓝布长衫,喜欢去附近的浙江图书馆借书看报、查资料。王映霞与林徽因等被称为“民国十大美女”,就像民国时期出版的老日历牌上的美人画一样漂亮。且她很疼爱儿子,郁飞的毛线衫都是她自己织的。毛昭晰记得郁飞有一件深咖啡色的翻领毛线衫,毛昭晰的妈妈觉得式样好看,照着样子给毛昭晰的也织了一件。

郁达夫在杭州并未过“隐居”生活,他担任《东南揽胜》编委,任杭州作家协会理事,还经常在《东南日报》副刊发表杂文,揭露当时的社会黑暗。

才子与美人的结合,曾在文坛上被传为佳话。王映霞对郁达夫也无尽地满意,甚至还在自传里写道:“:每月开支为银洋200元,折合白米二十多石,可说是中等以上家庭了。其中100元用之于吃。物价便宜,银洋1元可以买一只大甲鱼,也可以买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让人没想到的是:住在“风雨茅庐”期间,让郁达夫与王映霞这段爱情纠葛,曾在文坛上纷纷扬扬掀起过不小的风波:温饱之后,欲望便过盛起来,他们的情变,据说也是因为这个。有段时间郁达夫经常外出,后怀疑王映霞与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有染。而写现代爱情诗的汪静之则在遗作《王映霞的一个秘密》中说,郁、王离婚的主要原因是王映霞与戴笠关系暧昧。总之是王映霞那边出现火烧云,郁达夫不扑火,还拚命扇火。这些事属外面传来传去、捕风捉影,很难说有重要依据,所以在大吵几次之后,王映霞气得离家出走。郁达夫心里焦急,便在《大公报》上登“寻人启事”:“乱世男女离合,本属正常。汝与某君关系,及携去之细软衣饰现款契据等,都不成问题,唯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以住址。”这让王映霞下不了台。后虽经朋友努力撮合,两人勉强同意复合,但彼此心中都留下伤口。没等复原,郁达夫又在出版的《毁家诗纪》中,自暴家丑,包括谈及王映霞的红杏出墙……有人说,这个“风雨茅庐”名称就起得不好,不起风雨才怪呢。

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就前往福州,担任《福建民报》副刊主编。1938年间,郁达夫赴武汉担任政治部设计委员,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期间曾赴徐州劳军,在各前线参访,为抗日做了些有益的工作。在抗战期间,郁达夫是中国作家中发表抗日文章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文章紧紧围绕团结抗战的主导思想,揭露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

1938年冬,郁达夫应友人之约远赴南洋,抵达新加坡,出任《星洲日报》、《晨星》、《星洲晚报》等文艺副刊的主编。1940年,他与关楚璞等文人创建新加坡南洋学会,引领华人开展抗战文学创作。在这期间他撰写了大量的抗战政论、杂文、小品和理论随笔,注重抗战的宣传性。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郁达夫亲自担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行委员,积极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并用他的笔写下了许多抗日的诗文,呈现出来的完全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的形象。


               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绑架杀害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日本军国主义接下来的目标是要通过攻占东南亚,来取得当地的资源。新加坡被攻陷后,这里的华人也遭到日本的报复甚至杀害。

在白色恐怖下,抗战宣传活动已无法开展了,《华侨周刊》被迫停刊。1942年6月初,郁达夫便前往印尼的苏门答腊岛避难。他化名叫赵廉,在当地华人协助下开设酒厂谋生。不久苏门答腊也被日军占领,有一天郁达夫坐的公共汽车被开着卡车的日本宪兵拦截。车上的人全都吓坏了,不知道日本宪兵在说什么,只有在日本留过学的郁达夫知道他们是在问路,于是他就用流利的日语作了回答。宪兵一听,这个人日语讲得这么好,就硬要他给宪兵队当翻译,坐公共汽车的人最初还误以为郁达夫是日本奸细。郁达夫在任翻译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暗中救助、保护了大批文化界抗日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4年底,有一个叫洪培根的人从新加坡来到苏门答腊日本宪兵队当翻译,此人对新加坡文化界情况熟悉,很快就认出了郁达夫。1945年1月,他便向日本宪兵队告发“赵廉”就是抗日作家郁达夫,并称郁达夫是“联军的间谍”。因此,郁达夫称自己有肺病,坚决不给日本人干了。日本宪兵到郁达夫家,便改称“赵先生”为“郁先生”。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但当地的治安仍暂由日本宪兵队维持。8月29日晚8时许,身穿便衣的两名日本宪兵队员来到郁达夫家,请他出去一下,没想到从此郁达夫就失踪了。据日本学者玲木正夫前些年披露:主要是因为郁达夫了解不少日本宪兵队的情况和罪行,日本宪兵队长怕他到时会将其写成文章或书揭露出来;另外日本宪兵队长觉得身边还曾有个“联军间谍”,回国不好交待,便命令士兵把郁达夫骗出来秘密杀害了。

抗战胜利后,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曾对中共国外统一战线负责人夏衍说:“那时郁达夫不仅掩护了我,还援救了许多被日本人逮捕的华侨。”一位马来西亚共产党负责人说:“没有他的帮助,我们的组织会遭到不可补救的损失。”

根据郁达夫在抗战期间的出色表现,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郁达夫在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之列。

另据相关文史资料介绍:1938年,郁达夫在新加坡任《星洲日报》副刊主编。王映霞本不想放弃这段婚姻的,她也尝试过努力去维系,曾带着儿子郁飞一起到新加坡,并跑到印尼的荒岛上执教,最终无法忍受那里的贫瘠,只待了一个学期。痛苦之余,当时32岁的王映霞于1940年8月独自乘轮船返国,结果维持了12年的婚姻还是破裂了。1940年她与郁达夫正式离婚。那边的郁达夫还是想念她的,他后悔过、也心疼过,曾挥笔给她写信:"愁听灯前儿辈语,阿娘真个几时归。”然而,这一切都已回不到从前了。


1942年4月4日,34岁的王映霞与时任重庆华中航运局经理钟贤道在重庆举行结婚典礼。据说婚礼极为排场,贺客盈门、宴宾三日,王莹、胡蝶、金山这些当时的大明星也前去赴宴。另据章克标所著《文苑草木》中称:"他们的婚礼是十分体面富丽的,重庆的中央电影制片厂还为他们拍摄了新闻纪录片;他们在上海、杭州各报上登载了大幅的结婚广告,而且介绍人还是著名外交家王正廷,可见这个结婚的规格之高,多么阔绰。山城重庆为之轰动,有说法称“钟贤道拐来个大美女”。

王映霞后来安于丈夫钟贤道,生下了一子一女,并与丈夫在安徽芜湖过起朴实无华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她直到最后都是满意的,并称之为这段婚姻让她结束漂泊的生活。她晚年在回忆录中也说:“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 ),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2000年,王映霞病逝于杭州,享年92岁,葬于杭州南山公墓。

当然,值得郁达夫九泉之下欣慰的一件事是:他亲自设计的“风雨茅庐”,历经风雨破败不堪后,正是当年的 “小邻居”毛昭晰在78岁时竭力呼吁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且富阳中学所立的郁达夫铜像,也是这位当年的“小邻居”亲自前往为其揭幕的……

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一天,郁达夫先生故居“风雨茅庐”,经修缮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以示对这位为抗战而殉难的大文豪的深切悼念。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到过了“风雨茅庐”并记住杭州市大学路场官弄这个不一般的地名。                        



总编辑:徐忠友


                      主办

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



阅读 50316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陪伴0-2岁宝宝听故事丨爸爸篇
    陪伴0-2岁宝宝听故事丨爸爸篇
  2. 钱塘江故事——诗里杭州
    钱塘江故事——诗里杭州
    作者:司马一民 诗与城”还有很多的内容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对于杭州,古诗词实在是一座“金矿”。
  3. 阿敏《A》
    阿敏《A》
    《A》专辑 作为阿敏的转型专辑 表现的是阿敏的成长,与成长中的叛逆 从小清新,蜕变成率真,真实,更明显的个性与更自我的态度 为“社会群体发声”成为了这次专辑创作的课题 歌词创作上用到了许多经历中的真实事情作为参考蓝本 歌曲创作上更偏向于主流流行与时尚融入了 Trap 雷鬼 电子等元素 加上外国友人的合作加盟,将每一个风格都玩的更加纯粹 同时这张专辑也邀请了在北美的Samuel sun参与制作当中 用创作去表达, 用作品去说话, 歌曲不只是用来感伤 也可以是发泄的,开心的 面对困难,不要对自己的命运低头 面对窘境,不要轻易就让自己放弃 面对自己,不要去埋怨,选择接受自己 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你选择放弃的时候,想一下自己是为什么选择开始的
  4.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
     作者简介: 王小青,曾用名王青青,出生于教育世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语协会会员,致公党杭州下城基层委党员,任职于某民主党派宣传处。英语本科学历,曾任教英语、音乐。诗歌、散文、歌曲、诗评,分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星河》《人民网》《诗刊》《中国女诗人》《中国爱情诗刊》《慈怀诗会》《中国致公》《温州文学》《墨池》等报刊杂志与“喜马拉雅”“荔枝”“华语之声”“杭州之声”“晚安金华”等有声平台,并多次获省市级各类奖项。出版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
  5.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
    2020年华语之声主持天团祝您新年快乐!
    2020年,华语之声的主持人们为您送来新春的祝福,祝福您鼠年大吉!新春快乐!
  6.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系列宣传活动
  7. 《环球音乐转不停》专访F.I.R.飞儿乐团
    《环球音乐转不停》专访F.I.R.飞儿乐团
    飞儿乐团携带你的青春记忆上路 做客华语之声《环球音乐转不停》 让我们跟随节目了解他们的音乐故事 一起解读新专辑《末日青春:补完计划》 暌违多年 他们,还在坚持音乐梦想 期待飞儿乐团在节目中 能够鼓励到更多的追梦的年轻人!
  8.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红十字会”人间有爱“专题节目
  9. 医脉传承
    医脉传承
  10. 新春送福
    新春送福
    2019年华语之声新春祝福!